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
【分析】 先两两进行比较,再排出次序即可.
【详解】
,可排除(C),(D)选项,
又 
=
,可见
是比
低阶的无穷小量,故应选(B).
【评注】 本题是无穷小量的比较问题,也可先将
分别与
进行比较,再确定相互的高低次序.
完全类似例题见《数学一临考演习》P28第9题.
(8)设函数f(x)连续,且
则存在
,使得
(A) f(x)在(0,
内单调增加. (B)f(x)在
内单调减少.
(C) 对任意的
有f(x)>f(0) . (D) 对任意的
有f(x)>f(0) . [ C ]
【分析】 函数f(x)只在一点的导数大于零,一般不能推导出单调性,因此可排除(A),(B)选项,再利用导数的定义及极限的保号性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 由导数的定义,知
,
根据保号性,知存在
,当
时,有

即当
时,f(x)<f(0); 而当
时,有f(x)>f(0). 故应选(C).
【评注】 题设函数一点可导,一般均应联想到用导数的定义进行讨论。
完全类似例题见《数学一临考演习》P28第10题.
(9)设
为正项级数,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若
=0,则级数
收敛.
(B) 若存在非零常数
,使得
,则级数
发散.
(C) 若级数
收敛,则
.
(D) 若级数
发散, 则存在非零常数
,使得
. [ B ]
【分析】 对于敛散性的判定问题,若不便直接推证,往往可用反例通过排除法找到正确选项.
【详解】 取
,则
=0,但
发散,排除(A),(D);
又取
,则级数
收敛,但
,排除(C), 故应选(B).
【评注】 本题也可用比较判别法的极限形式,
,而级数
发散,因此级数
也发散,故应选(B).
完全类似的例题见《数学复习指南》P213例8.13.
(10)设f(x)为连续函数,
,则
等于
(A) 2f(2). (B) f(2). (C) –f(2). (D) 0. [ B ]
【分析】 先求导,再代入t=2求
即可。关键是求导前应先交换积分次序,使得被积函数中不含有变量t.
【详解】 交换积分次序,得
=
于是,
,从而有
,故应选(B).
【评注】 在应用变限的积分对变量x求导时,应注意被积函数中不能含有变量x:

否则,应先通过恒等变形、变量代换和交换积分次序等将被积函数中的变量x换到积分号外或积分线上。
完全类似例题见《数学最后冲刺》P184例12,先交换积分次序再求导.
(11)设A是3阶方阵,将A的第1列与第2列交换得B,再把B的第2列加到第3列得C, 则满足AQ=C的可逆矩阵Q为
(A)
. (B)
. (C)
. (D)
.
[ D ]
【分析】 本题考查初等矩阵的的概念与性质,对A作两次初等列变换,相当于右乘两个相应的初等矩阵,而Q即为此两个初等矩阵的乘积。
【详解】由题设,有
,
,
于是, 
可见,应选(D).
【评注】 涉及到初等变换的问题,应掌握初等矩阵的定义、初等矩阵的性质以及与初等变换的关系。
完全类似例题见《数学题型集粹与练习题集》P196例2.2
(12)设A,B为满足AB=O的任意两个非零矩阵,则必有
(A) A的列向量组线性相关,B的行向量组线性相关.
(B) A的列向量组线性相关,B的列向量组线性相关.
(C) A的行向量组线性相关,B的行向量组线性相关.
(D) A的行向量组线性相关,B的列向量组线性相关. [ A ]
【分析】A,B的行列向量组是否线性相关,可从A,B是否行(或列)满秩或Ax=0(Bx=0)是否有非零解进行分析讨论.
【详解1】 设A为
矩阵,B 为
矩阵,则由AB=O知,
.
又A,B为非零矩阵,必有r(A)>0,r(B)>0. 可见r(A)<n, r(B)<n, 即A的列向量组线性相关,B的行向量组线性相关,故应选(A).
【详解2】 由AB=O知,B的每一列均为Ax=0的解,而B为非零矩阵,即Ax=0存在非零解,可见A的列向量组线性相关。
同理,由AB=O知,
,于是有
的列向量组,从而B的行向量组线性相关,故应选(A).
【评注】 AB=O是常考关系式,一般来说,与此相关的两个结论是应记住的:
1) AB=O
;
2) AB=O
B的每列均为Ax=0的解。
完全类似例题见《数学最后冲刺》P110例10-11,《数学一临考演习》P79第4题,〈考研数学大串讲〉P173例8, P184例27。
(13)设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0,1),对给定的
,数
满足
,若
,则
等于
(A)
. (B)
. (C)
. (D)
. [ C ]
【分析】 此类问题的求解,可通过
的定义进行分析,也可通过画出草图,直观地得到结论。
【详解】 由标准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的对称性知,
,于是

即有
,可见根据定义有
,故应选(C).
【评注】 本题
相当于分位数,直观地有





o

此类问题在文登学校的辅导班上作为正态分布的一般结论总结过.
(14)设随机变量
独立同分布,且其方差为
令
,则
(A) Cov(
(B)
.
(C)
. (D)
. [ A ]
【分析】 本题用方差和协方差的运算性质直接计算即可,注意利用独立性有:
【详解】 Cov(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