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卫生系统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卫生系统招聘复习资料

2015年卫生系统考试儿科学必备考点(四)
2015-01-28 07:05:5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唯一的传染源。接触麻疹后7天到出疹后5天均具有传染性。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分泌物中,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
临床表现:眼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红色斑丘疹开始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和上肢,第3天到达下肢和足部。
预防:1、控制传染源  一般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接触麻疹易感者检疫观察3周。
2、被动免疫  接触麻疹5天内立即给予免疫球蛋白
      3、主动免疫  减毒活疫苗
                          风疹
临床特征为上呼吸道轻度炎症、低热、皮肤红色斑丘疹及枕后、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伴触痛。
典型临床表现:枕后、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伴触痛,持续1月左右, 散在斑丘疹,开始在面部,24小时遍及颈、躯干、手臂,最后至足底。常是面部皮疹消退而下肢皮疹出现,一般历时3天。
预防:隔离期——出疹后5天。
                     幼儿急疹
发热3~5天,热退后出疹
红色斑丘疹,以躯干、颈部、上肢较多
皮疹间有正常皮肤
                       猩红热
病原菌:A族溶血性链球菌
临床表现  前驱期:发热,咽痛、咽部及扁桃体充血水肿明显,有脓性分泌物。草莓舌,颈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
      出疹期:皮疹最先于颈部、腋下和腹股沟处,通常24小时布满全身。细小丘疹,压之苍白,帕氏线。
      恢复期:情况好转,体温降至正常,皮疹按出现顺序消退。
治疗: 首选青霉素。
预防:隔离患者至痊愈及咽拭子培养阴性。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流行病学:人是唯一宿主。隐性感染和轻症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以粪―口途径传播。发病前3~5天至发病后1周患者鼻咽部分泌物及粪便内排出病毒。
脊髓型特点:迟缓性、不对称性瘫痪,无感觉障碍
腱反射消失,肌张力减退,
下肢及大肌群比上肢及小肌群更易受累。
典型临床过程
       潜伏期—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隔离期:至少40天。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病原菌:痢疾杆菌
发病机制   ①个体反应性  本病多见于营养状况较好、体格健壮的2~7岁小儿,故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患儿特异性体质有关。
           ②细菌毒素的作用:痢疾杆菌释放大量内毒素进入血液循环。
临床表现   起病急骤,高热可大于40℃,反复惊厥,迅速发生呼吸衰竭、休克或昏迷。无腹痛或腹泻。
类型    休克型    吐咖啡样物
        脑型
        混合型
诊断    大便常规


9 结核病
主要传播途径——呼吸道
主要传染源——结核菌涂片阳性病人
结核是细胞免疫,属Ⅳ型变态反应
结核菌素试验(OT试验)
     小儿受结核感染4~8周后,作结核菌素试验即呈阳性反应。
   方法:PPD注入左前臂掌侧面中下1/3交界处皮内,48~72小时观测结果。直径  ﹤5mm     –
                  5~9mm    +
                 10~19mm  ++
                 20mm 以上或有水疱、坏死   +++ 强阳性
         临床意义:+——曾接种过卡介苗,人工免疫所致
                         受过结核感染
                         1岁以下提示体内有新的结核病灶
               +++——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
两年内阴性变阳性或直径由小于10mm到大于10mm,且增加幅度大于6mm——提示新近有感染。
              阴性反应:未感染过结核
                        结核变态反应前期
                         假阴性反应
                         技术误差或所用结核菌素已失效
预防麻疹对预防结核病有较大意义。
抗结核的首选药和必选药——异烟肼
结核病预防性化疗的疗程:6~9月
                原发性肺结核
为小儿时期患结核病最常见的类型
典型的原发综合征:呈“双极”病变,典型哑铃“双极影”
压迫症状 淋巴结肿大压迫气管分叉处——痉挛性咳嗽
                   压迫支气管使其部分阻塞时——喘鸣
                   压迫喉返神经——声嘶
                   压迫静脉——颈静脉怒张
                结核性脑膜炎
病理改变:脑底改变最明显
临床表现  早期(前驱期)小儿性格改变:少动、喜哭、易怒
          中期(脑膜刺激期)前囟膨隆(主要特征)。头痛、喷射性呕吐、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阳性。颅神经障碍(主要为面神经)
          晚期(昏迷期)   昏迷、半昏迷,嗜睡,频繁惊厥
脑脊液检查  毛玻璃样,静置后有薄膜形成
            涂片检查结核菌检出率高
            糖和氯化物降低同时降低(结核性脑膜炎典型表现)
蛋白升高。
诊断   脑脊液中有蜘蛛网薄膜形成,涂片结核杆菌(+)(确诊)
       胸部X线   (很重要)
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 疗程8~12周
      原发综合征       首选: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
      肺门淋巴结肿大   首选:异烟肼+利福平
      结脑强化治疗     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
   强的松作用:抑制炎症渗出,减轻脑水肿
        &nb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5年卫生系统、医院招聘必看考.. 下一篇2015年卫生系统、医院招聘考试儿..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