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福建高考:2016届高三毕业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出台(一)
2015-09-02 06:53: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6年起,我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使用全国卷。应对“国考”,目前的学科内容会怎么变?教学侧重点有哪些调整?为了更好地服务和指导2016届高三毕业班教学工作,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自行命题与全国统一命题的顺利衔接,近日,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针对我省教学实际,形成了《福建省2016届高三毕业班语文等九个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附件:

《福建省2016届高三毕业班语文等九个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附件

福建省2016届高三毕业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一、阅读教学应讲求深度,着重提高学生的读解能力                                                                                                     

1.古代诗文阅读教学

1)文言文阅读教学

全国命题主要选用史传类文本,大多源自“二十四史”,考查比较全面。教学应重视课本和已学内容,系统梳理文言知识,加强断句和翻译的指导与训练,熟悉与史传人物有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认识史传的基本特性,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2)古代诗歌阅读教学

全国命题选用的文本类别多样,内容较为复杂,重视比较鉴赏的考查,赏析有一定深度。教学应基于兴趣,培养鉴赏特别是比较鉴赏的能力,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具体文本的赏析教学,应在分类指导的基础上,加强具体文本具体赏析的指导与训练,深入读解“这一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性,不要满足于用“这一首”印证“这一类”

3)名篇名句识记教学

《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要求能默写文言诗文64篇段,考查要求以理解为基础,在语境中补写名篇名句。教学应加强理解性识记方法的指导与训练

2.现代文阅读教学

1)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

全国命题主要选用社科类文章,现当代名家的文史哲类的学术性文章较为常见,内容较为复杂,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学应针对这类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加强加工处理信息形成新解释的指导与训练。

2)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

全国命题主要选用中外名家小说,文学品位较高,内容复杂,鉴赏有深度。教学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人物形象和作者情感的整体把握与感知,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指导,着眼于审美能力和艺术品味的提高。

3)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

全国命题主要选用中外名人传记,文本文字量较大,2013年以来主文本之外还有“相关链接”,内容较为复杂,题目赋分较多,问题的情境较为复杂,要探究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学应高度重视中外名人传记,关注传主的生平、品格、成就等实质性要素,加强非连续性文本关联阅读能力的培养,重视分类指导和具体文本的深度读解,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二、语用和写作教学应讲求实用,着重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全国命题的语用材料重视情境性与应用性,赋分较多,覆盖的考点较多;全国命题的写作材料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作文强调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教学应讲求实用,引导学生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培育科学理性精神,着重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1.语用教学

按照《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要求,教学应全面覆盖7个一级考点、30个二级考点,注重基础性和实用性,兼顾时代性和综合性,加强汉字规范书写和病句辨析修改的训练,学生书面表达应力求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2.写作教学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组织学生在对话交流中改进文章,提升写作水平,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指导学生审读材料(特别是复杂材料)、确定立意、拟定标题,引导学生把握材料的整体意涵,避免材料作文话题化倾向,避免套作、宿构。事理类材料的写作教学和事件类材料的写作教学,应同等重视,不可偏废。

加强实用文体的写作教学,书信、启事、通知等常用文体要讲求格式和语气。

议论文写作要有明确的立意,注重分析论辨,讲求说服力。记叙文写作要有具体的内容,注重叙述描写,讲求感染力。

三、关注“新题型”,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相对我省考生而言,全国命题有一些“新题型”,教学应高度关注。

1.文言文断句题

加强诵读和断句训练,培养文言文语感。

2.古代文化常识题

加强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梳理与训练,特别是与史传人物有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梳理与训练,丰富传统文化积累,提高语文修养。

3.名篇名句语境补写题

按照《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要求,增补默写篇段,准确默写全部的64篇段。按照全国命题的要求,加强理解性识记方法的指导,注意时间节点。加强名篇名句补写训练,特别是根据语境要求补写连续的两个句子的训练。

4.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

按照全国命题的要求,加强比较鉴赏的指导与训练,重视课内、课外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

5.实用类文本关联探究题

养成阅读复杂文本的习惯,培养围绕文本中主要问题主动查找资料进行探究的兴趣,指导依据非连续性文本明晰地表达看法,组织交流看法,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探究的水平。

6.图文转换题

培养读图、说图的兴趣,选图要突出实用性和时代性。加强读图与说图的指导与训练,在表达交流中,逐步提高由表及里的读图能力和简明连贯的语段表达能力。强调三个要点:一是要能看出所给图形的构图特点,二是要能将所给信息按一定规律形成文字,三是注意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7.事件类材料写作题

时事类材料写作题:加强 “评人议事”的指导与训练,聚焦争论性情境中具体行为,指导学生着重阐述此事该(不该)这么做的理由,增强写作的针对性和对象感,引导学生按照个人表达愿望选择表达角度,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有序而充足地阐述看法,激活人文积淀,提高现场的应对智慧。

故事类材料写作题:加强“因事说理”的指导与训练,聚焦争论性情境中故事蕴含的道理,着重阐述这个道理的普遍适用性,提倡按照个人表达愿望选择表达角度,论述中举例子、引名言要能支持同一个事理,要讲求说服力。注重场外的人文积淀,提高修养和见识。

应用文写作题:书信、启事、通知等常见应用文的写作,强调格式、称谓和语气等。用书信表达对具体事件的看法、阐述理由,要有读者意识,要入情入理。


福建省2016届高三毕业班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一、关注复习策略的调整

全国卷和福建卷在考试内容及要求,试卷的呈现方式,试题的难度要求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在复习教学中,要重视复习策略的调整,准确把握考试要求。

1.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及要求。要注意《全国考试大纲》与《福建考试说明》的差异,适时调整相关教学内容及要求,特别是调整选考内容及要求。2016年高考文、理科试卷的选考均从选修系列4的“41《几何证明选讲》,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45《不等式选讲》”这三个专题中“三选一”,应关注全国卷对选考内容的要求和难度,并从这三个专题中选学若干专题。

2.认真研究试题特点,适时调整练习的难度与梯度。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应重面、抓点、连线,要适时研究每个知识点的高考命题特点、解题基本策略、专题基本类型,加强章、节知识过关,夯实基础,提高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要认真选复习材料,及时调整适应性练习的难度及梯度结构,编制的试题针对性要强,要关注“中档题”的训练,合理把握“压轴题”的难度

3.关注学生的心理疏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注意全国卷试题的特点,重视学生的学习养成,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恐惧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积极迎考的信心。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

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应以数学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为主线,对模块内容加以整合,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重新梳理知识,优化认知结构,构建良序的知识网络。应精选例题和习题,避免“题海战术”,关注学生在知识、方法、能力上的缺陷,将复习过程转化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对知识、方法进行归纳、概括,真正提高数学复习的实效性。

1.函数是高中数学极为重要的内容,函数的观点和方法贯穿高中数学的全过程。函数与导数在历年高考中都占有较大的比重,内容丰富,概念众多,题型多样,综合性较强。全国卷重视对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问题的考查,三种题型都有出现。全国卷常以初等函数为背景设计综合题和应用题,一般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函数与导数的复习应突出基础性和综合性,要准确理解概念,掌握通性通法,学会融会贯通,要会利用函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尤其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关注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包括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周期性、极值、最值等基本内容,强化化归与转化、分类与整合、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作用;二是关注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数列等相结合的综合问题,要发挥导数的工具性作用,如应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和最值以及不等式的证明等;三是关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掌握解决这类题型的一般步骤。

2.高考对三角函数的考查,题型、题量及难度基本保持稳定,着重考查三角恒等变形,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以及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应用等。复习中,一要重视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研究,特别是形如的函数图象与性质;二要熟练掌握三角公式,关注三角恒等变形;三要重视三角知识的应用,特别是解三角形及其应用;四要了解以三角知识为素材,考查数学建模和相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复习中应立足基础和中档题,适当控制三角恒等变换的难度,不宜做过高、过深的要求,不补充课程标准之外的三角公式。

3.数列是高考的必考点,以基础题、中档题为主,侧重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及基本量的运算等。复习教学中,一要关注与等差、等比数列有关的通项公式、性质、前项和公式的应用,以及特殊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分组求和、裂项相消、错位相减等;二要关注数列的简单应用问题。

4.立体几何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载体,涉及的问题包括识图与画图、证明与计算等,其中“证明”占较重要的地位。复习中,一要重视观察能力、归纳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的培养;二要重视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对于定理与有关公式的应用要做到弄清搞透,关注对平行、垂直关系的探究以及空间几何量的计算;

Tags:高考 资讯 政策 信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上林县超过68%高考上线生得到资助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