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2题。
新 年 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注:此诗是作者被贬为南巴尉时所作。
1.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诗的尾联是怎样抒情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新年到来之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身处异乡的孤独之情,被贬谪的悲愤之情,对处境的无奈感伤。(答出三点即可)
2. 用典抒情,作者以贾谊自况,对身受的遭遇怀着愤慨之情,并感慨像贾谊贬谪长沙的日子还要多少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每空1分)
(1)?,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2)狗吠深巷中,?。(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4)师者,?。(韩愈《师说》)
(5)??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6)吾所以为此者,?。(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7)?,彩彻区明。(王勃《滕王阁序》)
(8)?,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参考答案:
(1)风萧萧兮易水寒
(2)鸡鸣桑树巅
(3)沧海月明珠有泪
(4)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今宵酒醒何处
(6)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7)云销雨霁
(8)悟已往之不谏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11分)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1)末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2)结合全诗谈一谈,作者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6分)
参考答案:
(1)
(2)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唐多令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谩①长是、系行舟。
【注】? ①谩:徒然。
小题1:“离人心上秋”自古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作者为什么说“有明月,怕登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小题2:词的下片手法多样,感情丰富,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①该句将“愁”巧妙地拆分为“心上秋”,既突出季节为“秋”,又委婉地表明了内心因离别而愁。②明月之夜不敢登楼,是因为登高怀远,望月思人,月明之夜,更让人增添愁苦,表达了月夜思乡怀人而又充满矛盾的心理。
小题2:①借景抒情。往事如梦,花落成空,美好年华如流水,表达了时光易逝的感慨。②对比(反衬)。“燕归客留”,人不如物,更突出了无法归家的哀愁。③拟人。词人责备垂柳不能留住亲友,却总是缠留自己的行舟,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起笔写羁旅秋思,酿足了愁情。从字面看,“愁”字是由“秋心”二字拼合而成,“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两句一问一答,紧扣主题“秋思离愁”。秋雨初停,天凉如水,明月东升,正是登楼纳凉赏月的好时候。“都道晚凉天气好”,可谓人云亦云,而“有明月,怕登楼”,才是游子真实独特的心理写照。“月是故乡明”,望月是难免会触动乡思离愁的。这三句没有直说愁,却通过游子心口不一的描写把它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小题2:吴文英的这首《唐多令》写的是羁旅怀人。下片写客中孤寂的感叹。“垂柳”是眼中秋景,而又关离情别事,写来承接自然。“萦”“系”二字均由柳丝绵长思出,十分形象。“垂柳不萦裙带住”一句写的是其人已去,“裙带”二字暗示对方的身份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谩长是、系行舟”二句是自况,意思是自己不能随去。羁旅异乡,又成孤零,本就有双重悲愁,何况离自己而去者又是情侣呢。可见篇首“离人”二字具有更多一重含意,是离乡又逢离别的人啊,其愁也就更不堪了。伊人已去而自己仍留,必有不得已的理由,却不明说(也无须说),只是埋怨柳丝或系或不系,无聊至极,却又耐人寻味。“燕辞归、客尚淹留”句与此三句,又形成比兴关系,情景相映成趣。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以下小题。(8分)
梦入关?吴门梦故山
韦庄?赵嘏
梦中乘传①过关亭,南望莲峰簇簇青。?心熟家山梦不迷,孤峰寒绕一条溪。
马上正吟归去好,觉来江月满前庭。?秋窗觉后情无限,月堕馆娃宫②树西。
【注】①传:驿站的马车。②馆娃宫:古宫殿,在吴门(今苏州)灵岩山上。
小题1:两诗都写梦回故乡,借梦抒情,但梦境却各有特色,请对两者作分析比较。(4分)
小题2:两诗均写“月”,其作用基本相同,请对此作具体赏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韦诗主要写作者梦中回故乡路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人一路疾驰,沿途群山青翠,心情愉悦,梦境欢快明朗;赵诗写作者梦回故乡所见到的熟悉画面,孤峰耸立,寒溪绕流,梦境凄清悲凉。
小题2:韦诗写梦醒后看到月光洒满客居的庭院,赵诗写梦醒后发现月亮已堕落西天,景物特点虽有差异,却都是作者在借景抒情,都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梦醒后的无限失意和怅惘,从而强化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对两诗的分析各2分,其中梦境内容1分,梦境特征概括1分。
小题2:其中对写景特点的概述1分,对表达作用的分析3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