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8-09 23:15:2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晓角
李益
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
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①。
注:①小单于:乐曲名。
【小题1】诗歌前两句是怎样以环境气氛来烘托角声的。(3分)
                                                                     
【小题2】结合全诗,分析诗歌在刻画“征人”形象方面的特色。(3分)
                                                                     
【小题3】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中认为次句“用‘当’字固妙,接以‘汉月孤’三字,尤善写苍莽之神,宜其佳句流转,播为图画也”,结合诗歌,说说你对这一点评的理解。(4分)
                                                                              
                                                                              



2、单选题  对下列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被誉为“神韵无伦”,作者借景抒情,含蓄地表达出淡淡的乡愁。
B.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首诗写出诗人在易水想起当年荆轲壮别的场面,表达了对荆轲及其业绩的钦仰之情,也隐含了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
C.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首诗描写了山下农家初夏景色,后两句用拟人手法,把静景写得活灵活现。
D.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的离别诗,后两句用夸张手法,表达了离别的痛苦。



3、阅读题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水仙子·寻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小题1:请简要分析这首元曲的前三句是怎样描绘“寻梅”的执着与艰难的。(5分)
小题2:“忽相逢缟袂绡裳”,“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分别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6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摸鱼儿(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①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
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②,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③。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辛弃疾收复中原的主张,始终不被南宋朝廷采纳。他一直担任一些远离战事的闲职,无法施展北伐的抱负。四十岁那年,暮春时节,他调任湖南转运副使,同僚置酒为他饯行,他写了这首词。②长门事:西汉的陈皇后因招人妒忌而被打入冷宫——长门宫。陈皇后闻司马相如文名,奉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希望用它来打动汉武帝的心,但“佳期”却迟迟未到。③蛾眉曾有人妒:屈原遭奸臣妒忌和排挤。被放逐后,屈原在《离骚》中将此事比成“蛾眉”(美貌女性)遭妒。
小题1:“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此部分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抒写对春天的追问和要求,表达了作者的?之情。(2分)
小题2: 作者说“闲愁最苦”。从全词看,“闲愁”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最苦”?(4分)
小题3:词的下片提及“长门事”,这样写有何作用?(2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7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兜鍪:即头盔,此处借指士兵。鍪,音móu。万兜鍪:千军万马。
(1)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3分)
答:?
(2)词人借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