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三)
①为飞矢所中,乃以囊囊其足而战?②超将庞德亲斩援首? ③超负其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④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⑤陇上郡县皆应之?⑥超将兵径到城下,城中震怖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③④⑥ D.③⑤⑥ |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8—10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狭。嗜学,善《诗》、《春秋》。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留客汴,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
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何日:“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茔塾趣。乃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
周善敷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帝每日:“我暂不见周即思之。”岑文本谓所亲日:“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苏、张、终、贾正应比耳。然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俄迁治书侍御史,并知谏议大夫,检校晋王府长史。十八年,迁中书令。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周叹日:“恨吾资品妄高,不得历此官。”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及还,摄吏部尚书,进银青光禄大夫。帝尝以飞白书赐周日:“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周病消渴连年,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上食具膳,上医使者视护,躬为调药。太子问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日:“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异:奇怪
B.感激而西?感激:内心悲愤不已
C.刺史达奚恕数咎让?让:责备,责怪
D.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暴:显露,暴露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谒见,与语,帝大悦?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C.逆旅主人不之顾?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D.客,忠孝人也?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10.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马周年轻时曾任州助教,虽不善处理人际关系,但得到赵仁本的赏识,于是被举荐到长安去任职。
B.马周替中郎将常何写了一篇切中时务的奏章,深得太宗赞赏,太宗于是下诏马周人值门下省,并赏赐他三百匹丝帛。
C.马周善于陈述奏章,且能切中要害,处理问题周密,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岑文本认为他论事切合情理,使人听之忘却疲倦,并把他比作苏秦、张仪、终军、贾谊。
D.马周患病多年,太宗经常派御医前往看护,并让太子亲自为他调药。马周感激涕零,临终把所有奏章焚毁,不愿以此博取身后的名声。
11.用斜线(/)给下面材料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并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齐景公谓子贡曰:“子谁师?” 曰:“臣师仲尼。”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其贤何若?”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日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4分)
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②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课内文言文阅读 (共6分,每小题3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选自贾谊《过秦论》)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是一项是(?)
例句:瓮牖绳枢
A.度长絜大
B.安身立命
C.是古非今
D.鼎铛玉石
小题2: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C.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小题3: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
(2)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3)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5、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C.小人之过也必文
D.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正确使用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