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8-22 13:07:2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合称为儒家“四书”。
2、阅读题 把下列《论语》中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为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3。 戴思恭,字原礼,浦江人,以字行。受学于义乌朱震亨。震亨师金华许谦,得朱子之传,又学医于宋内侍钱塘罗知悌。知悌得之荆山浮屠,浮屠则河间刘守真[1]门人也。震亨医学大行,时称为丹溪先生。爱思恭才敏,尽以医术授之。 洪武中,征为御医,所疗治立效,太祖爱重之。燕王患瘕,太祖遣思恭往治,见他医所用药良是,念何以不效,乃问王何嗜。曰:“嗜生芹。”思恭曰:“得之矣。”投一剂,夜暴下,皆细蝗也。晋王疾,思恭疗之愈。已,复发,即卒。太祖怒,逮治王府诸医。思恭从容进曰:“臣前奉命视王疾,启王曰:‘今即愈,但毒在膏肓,恐复作不可疗也。’今果然矣。”诸医由是免死。思恭时已老,风雨辄免朝。太祖不豫,少间,出御右顺门,治诸医侍疾无状者,独慰思恭曰:“汝仁义人也,毋恐。”已而太祖崩,太孙嗣位,罪诸医,独擢思恭太医院使。 永乐初,以年老乞归。三年夏,复征入,免其拜,特召乃进见。其年冬,复乞骸骨,遣官护送,赍金币,逾月而卒,处八十有二,遣行人致祭。所著有《证治要诀》、《证治类元》、《类证用药》诸书,皆檃括[2]丹溪之旨。又订正丹溪《金匮钩玄》三卷,附以己意。人谓无愧其师云。(《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方伎》) 注释:[1]刘守真(1110-1200):名完素,金代杰出医学家。? [2]檃(yǐn)括:就原有文章的内容、情节,加以剪裁或修改。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戴思恭,字原礼,浦江人,以字行?行:通行 B.见他医所用药良是?是:正确 C.太祖不豫?不豫:患病 D.治诸医侍疾无状者,独慰思恭曰?无状:行为不检,没有礼貌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浮屠则河间刘守真门人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乃问王何嗜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汝仁义人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D?永乐初,以年老乞归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11.下列句子,直接表现戴思恭医术高超的一组是 ①受学于义乌朱震亨? ②投一剂,夜暴下,皆细蝗也 ③独擢思恭太医院使? ?④晋王疾,思恭疗之愈? ⑤风雨辄免朝? ⑥毒在膏肓,恐复作不可疗也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12.以下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戴思恭学有渊源,业有师授。其师朱丹溪先从许谦研习理学,后又师从罗知悌,罗知悌则学医于荆山浮屠,而荆山浮屠是金代名医刘完素的学生。 B.洪武年间,戴思恭被朝廷征为御医,医术高明,颇得太祖朱元璋器重,后升为太医院使。 C.在为晋王治病这件事上,显示了戴思恭,不畏皇威,勇于代人受过的优良品质。 D.戴思恭勤奋好学,医术高明,不仅继承了先师们的医学成就,而且有所补充和发展。 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前奉命视王疾,启王曰:“今即愈,但毒在膏肓,恐复作不可疗也。”(5分) 译文:? (2)罪诸医,独擢思恭太医院使。(3分) 译文:? (3)其年冬,复乞骸骨(2分) 译文:?
4、阅读题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众乃悦服。 籍闻步兵营厨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举声一号,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景元四年冬卒,时年五十四。(节选自《晋书·阮籍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傲然独得,任性不羁?任性:凭个性(行事) B.坐者怪其失言 失言:失去了说话能力 C.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臧否:褒贬,评论 D.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以为:认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①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②沛公不先入关,公岂敢入乎 C.①杀母,禽兽之不若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①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阮籍愤世嫉俗的一组是(?) ①傲然独得,任性不羁? ②博览群籍,尤好《庄》《老》? ③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④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⑤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 ⑥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A.①④ B.②⑤ C.③⑥ D.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阮籍志气豪放,任性不羁,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庄子》、《老子》,当他得意的时候,总感到飘飘悠悠而忘记了自己形体的存在,当时多数人说他癫狂,只有他堂兄阮文业常常赞叹佩服他,认为阮籍胜过自己。 B.当时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阮籍便不与世事,酣饮为常,借此躲避灾祸。司马昭想为儿子向他请求联结姻亲,他不愿意,又不敢明确拒绝,便大醉六十日,使司马昭不得言而止。 C.阮籍虽口不臧否人物,但对礼法之士疾之若仇,常以白眼相对,因此遭人忌恨,司马昭常常保护他。 D. 阮籍时常随意驾车独行,走到没有路了,便痛哭而返,又登上广武山,看楚汉相争的遗址,感叹道:“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表现出他对历史时事的感慨。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师丹字仲公,琅琊东武人也。治《诗》,事匡衡。元帝末,为博士。建始中出为东平王太傅。丞相方进、御史大夫孔光举丹论议深博、廉正守道,征入为丞相司直。成帝末年,立定陶王为皇太子,以丹为太子太傅。哀帝即位,为左将军,赐爵关内侯,领尚书事,遂代王莽为大司马。 初,哀帝即位,高昌侯董宏上书言:“秦庄衷王母本夏氏,而为华阳夫人所子,及即位后,俱称太后。宜立定陶共王后为皇太后。”事下有司,时丹以左将军与大司马王莽共劾奏宏:“知皇太后尊之号,天下一统,而称亡秦以为比喻,诖误圣朝,非所宜言,大不道。”上新立,纳用莽、丹言,免宏为庶人。郎中令泠褒、黄门郎段犹等复奏言:“定陶共皇太后、共皇后皆不宜复引定陶蕃国之名以冠大号,车马衣服宜皆称皇之意,宜为共皇立庙京师。”上复下其议,有司皆是褒、犹言。丹议独曰:“今定陶共皇太后、共皇后以定陶共为号者,母从子、妻从夫之义也。欲立官置吏,车服与太皇太后并,非所以明尊卑无二上之义也。定陶共皇号谥已前定,义不得复改。”丹由是渐不合上意。 会有上书言古者以龟贝为货,今以钱易之,民以故贫,宜可改币。上以问丹,丹对言可改。章下有司议,皆以为行钱以来久,难卒变易。丹老人,忘其前语,后从公卿议。又丹使吏书奏,吏私写其草,丁、傅子弟闻之,使人上书告丹上封事①行道人遍持其书。上以问朝臣,皆对日:“大臣奏事泄而令其流闻四方,乃显谏求忠。”事下廷尉,廷尉劾丹大不敬。 事未决,给事中博士申成、炔钦上书言:“丹经行无比,自近世大臣能若丹者少。发愤懑,奏封事,不及深思远虑,使主簿书,漏泄之过不在丹。以此贬黜,恐不厌众心。”上贬成、钦秩各二等,遂策免丹。 平帝即位,征丹诣公车,赐爵关内侯,食故邑。数月,太皇太后诏大司徒、大司空曰:“夫褒有德,赏元功,先圣之制,百王不易之道也。故定陶太后造称僭号,甚悖义理。关内侯师丹端诚于国,不顾患难,执忠节,据圣法,明尊卑之制,可谓社稷之臣矣。有司条奏邪臣建定称号者已放退,而丹功赏未加,非所以章有德报厥功也。其以厚丘之中乡户二千一百封丹,为义阳侯。”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封事:古代臣下奏事,用袋封缄以防泄露。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诗》,事匡衡治:研习 B.车马衣服宜皆称皇之意称:称赞 C.以此贬黜,恐不厌众心厌:使……心服 D.非所以章有德报厥功也章:表彰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天下一统,而称亡秦以为比喻②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B.①今以钱易之,民以故贫②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C.①关内侯师丹端诚于国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D.①其以厚丘之中乡户二千一百封丹②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师丹“忠心为国”的一组是
①立定陶王为皇太子,以丹为太子太傅
②诖误圣朝,非所宜言,大不道
③定陶共皇号谥已前定,义不得复改
④忘其前语,后从公卿议
⑤丹经行无比,自近世大臣能若丹者少
⑥执忠节,据圣法,明尊卑之制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丹曾以匡衡为师,出任过东平王太傅。后因丞相方进、御史大夫孔光的推荐人京做了丞相司直。
B.师丹曾与王莽一起先后反对过高昌侯董宏上书尊称定陶共王后为“皇太后”的建议与郎中令泠褒等人的上书。
C.师丹曾经因属下私自写下奏章草稿被廷尉以大不敬罪弹劾。后为之申辩的两名给事中被降级,师丹被免职。
D.师丹在汉平帝即位后被赐爵关内侯.享食原来的封邑。后来,太皇太后认为师丹忠诚国家,封他为义阳侯。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l)上复下其议,有司皆是褒、犹言。(3分)
(2)大臣奏事泄而令其流闻四方,乃显谏求忠。(4分)
(3)夫褒有德,赏元功,先圣之制,百王不易之道也。(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