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9-24 04:39:2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朱敦儒①
直自凤凰城破②后,擘钗破镜分飞③。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注]①朱敦儒,两宋之交时的词人。此词约作于金朝灭北宋后十四年。②指公元1127年北宋都城汴京被金兵攻占。③擘钗破镜,常代指夫妻在战乱中离散。
(1)简析“今春还听杜鹃啼”,一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并赏析“还”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在表情达意上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眼儿媚
石孝友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①,数竿修竹②,几叶芭蕉③。
【注】①萱草,又名谖草,谖就是忘的意思。《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②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③张说《戏草树》:“戏问芭蕉叶,何愁心不开。”
小题1:概括词中“萱草”“修竹”“芭蕉”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2分)
小题2:简要分析这首词与李清照《声声慢》在用字方面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释】①白居易因直言极谏,为当权者所忌,被贬为江州司马,时作者已被贬为通州(四川达县)司马。元稹这首诗远寄江州后,白居易在《与微之书》之中说:“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②焰:火苗。幢幢:阴影昏暗、摇曳不定的样子。③垂死:将死,这里是病重的意思。
①这首绝句主要采用什么抒情的手法?采用这种手法有何好处?请加以较深入、具体的分析。
②这首诗的重点句是哪一句?为什么是这一句?请作较深入而简要的分析。



4、其他题  默写(10分,每空1分)
小题1:鹰击长空,_____________,?万类霜天竞自由。?
小题2: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
小题3:韩愈对老师职能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白露横江,__________________。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____________________,望美人兮天一方。
小题6: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未展芭蕉
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本诗突出的特点是连用了几个比喻,请任选一处分析其意蕴及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正确使用词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