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9-24 04:39:2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阅读任先青的短诗,然后做文后13—18题。
鲁迅
黑胡须发达如野草的季节
你在赵太爷钱太爷之流的流域里
散步忧闷
月,依然千年前那样索然无味
夜,却已深沉得入木三分
河滩上随手捡起一个人生
在手里团啊团啊团成一个阿Q
看惯手术刀的目光严酷地雕刻
雕刻这个卵形空洞的灵魂
(手笔虽神奇如魔棍?毕竟沉重?做不得幽默大师)
于是你悲哀地耸了耸眉
猛然
将这卵形把玩之物甩了出去
在铁屋子硬壁上摔个粉碎淋漓的液汁
让国人?看个怵目惊心
之后,你慢慢转过身
目光,出奇的冷峻!
小题1:
本诗记录了鲁迅写作中篇小说《阿Q正传》的过程,形象生动地再现了鲁迅的伟大形象,请根据诗的内容,填写下列内容。
胡须:?
目光:?
眉:?
小题2:
“赵太爷”“钱太爷”在《阿Q正传》中都是剥削者的代表,第一节诗写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答:?
小题3:
“在手里团啊团啊团成一个阿Q”说明了什么?
A.构思的过程? B形象地描述? C严谨地考证? D写作的苦楚
小题4:
为何说鲁迅的目光是“看惯手术刀的目光”?
A.因为鲁迅的杂文是手术刀
B.因为鲁迅学过医,用过手术刀
C.因为他的小说似手术刀
D.因为他的笔就是手术刀

小题5:
“让国人/ 看个怵目惊心”的意思是
A.让人们震惊,认识社会与自我
B.让人们吃惊、害怕
C.让人们认识“把玩之物”
D.让人们回味生活
小题6:
这首诗是自由诗,从整个诗来看,也大体押韵,请看一看押的什么韵?
答:?



2、阅读题  古诗鉴赏: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此诗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
小题1:试简要分析首联的作用。(5分)
小题2:试赏析尾联中“又”字的妙处。(5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魏十六还苏州?
皇甫冉①
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②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注]①皇甫冉,唐代诗人。作者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即“姑苏”)到常州(即“毗陵”,唐时常州为毗陵郡)方向来拜访他;魏十六返回苏州时,作者乘船相送。②阴虫,指蟋蟀。
小题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
小题2: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6分)



4、阅读题  阅读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完成文后题目。(7分)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开头以比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的遭际受门第贵贱决定的不平现实。
B.诗人认为人各有命,不能行时叹息坐时愁,体现了诗人乐观、大度的情怀。
C.诗的前六句为五七杂言,句式长短相间,语调时缓时急,富有节奏感。
D.此诗为歌行体,语言质朴,全诗用近乎口语的文字写成,明白晓畅。
小题2:请简析“心非木石岂无感”这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4分)
答:?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诗后问题。(8分)
蜀相①?杜甫
丞相祠堂②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③老臣心。出师未捷④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⑤。
塞上长城⑥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⑦,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①蜀相,即诸葛亮,曾封武乡侯。②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③两朝开济,诸葛亮辅佐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开,开创;济,扶助。④出师未捷,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后卒于五丈原军中。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是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⑥塞上长城,南朝宋文帝杀大将檀道济,檀道济在临死前愤怒地说:“乃坏汝万里长城!”塞上长城比喻像檀道济那样的守边御敌的将领。⑦名世,名传后世。
(1)两首诗歌都有“空”“自”二字,试体会其各自流露的情味。(4分)
(2)两首诗都歌咏了诸葛亮,但寄寓的个人情感各不相同,请略作赏析。(4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正确使用词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