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某省2014年高考语文学科情况统计表。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题号
| I卷(选择题。包括语言基础、社科文、文言文)
| II卷(主观题。包括文言翻译、断句、古诗鉴赏、名句默写)
| 作文
| 全卷
|
满分
| 32
| 58
| 60
| 150
|
理科得分率
| 35.56%
| 67.62%
| 76.10%
| 64.17%
|
文科得分率
| 31.87%
| 65.72%
| 73.93%
| 61.78%
|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写出两条结论。(不能出现具体的数字)
①(2分)
②(2分)
参考答案:①文科各卷和总分的得分率均低于理科。(2分)
②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和其他板块(主观题)相比,一卷(客观题)得分率太低。(2分)
本题解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图表题,此类试题一般通过图表提供数据的对比(横比和纵比),从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或得出相应的结论。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高尚而有情趣的朋友最理想。高尚的人使人尊敬,有情趣的人使人喜欢,又高尚又有情趣的人, ① ,交往愈久,情感愈深。譬如新鲜的水果, ② ,其味其效,可谓一举两得。
A.①人们亲而不亵,敬而不畏②不但甘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B.①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亵②不但甘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C.①人们敬而不畏,亲而不亵②不但营养丰富,而且甘美可口
D.①使人亲而不亵,敬而不畏②不但营养丰富,而且甘美可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本题注意语句的前后照应即可。由“高尚的人使人尊敬,有情趣的人使人喜欢,又高尚又有情趣的人”可知①处应填“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亵”;由“其味其效”可知,②处应填“不但甘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为展示“走进汉字历史,探究字形变化”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请给下面的《汉字字形演变表》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要求:①至少答出两个特点;②语言准确、简明、连贯;③不少于40字。(4分)

参考答案:
示例:汉字演变具有象形程度逐步减弱、字形由繁到简的特点。从“鱼”“马”等字看,小篆及之前的汉字与图画相关,象形性强,笔画繁复;之后象形程度减弱,字形逐步简化。
本题解析:今年探究能力的考查范围有扩大,方式有创新。根据《汉字字形演变表》介绍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立意在走进汉字历史,了解民族文化,也映射当前的文字繁简之争,其结论指向不言而喻。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也含有探究意味,给了材料,请下结论。《汉字字形演变表》来自必修教材“梳理探究”。注意要求至少写两个特点,横向看不难看出从甲骨文到楷书字形由繁到简,越来越简单好写,再具体的看每一个字,会发现小篆及之前的字跟图画有关,象形强,笔画也多,也就是说从甲骨文到楷书字形象形程度逐步减弱,总结出特点后,还得进一步的分析,可以举两个例子来具体说明变化,如“鱼”“马”“车”等。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4分)
美国田纳西州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对5500多名10至11岁的孩子进行调查发现,如果一周吃3次快餐,学生成绩会显著下降。其中,一些常吃快餐的孩子在读写和计算上的成绩会比平均成绩低16%。即使剔除父母收入水平、种族、孩子的体重等因素,这一结论也能成立。进行该研究的托宾博士表示,快餐食品营养不均衡,可能导致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计算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参考答案:(快餐、影响、成绩各1分,语意通顺1分。)
本题解析:压缩题的关键策略是学会删除多余信息,如重复性信息、列举性信息、比较性信息、描写性信息、非主干信息等,要抓关键词、关键句,删繁就简,去次留主,组织好语言,既要把“点”答全,又要不超过字数。解题的方法就是要抓核、分层、明度、懂法。本题陈述主义对象是孩子吃快餐,主要内容是成绩下降,影响学习。所以整合为“吃快餐影响学生成绩”。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陈毅元帅为鲁迅先生逝世十四周年撰写的一副对联。上下联各抽出了部分句子并打乱了顺序,请将正确的序号填入横线处。(6分,每空一分)
上联:要打叭儿落水狗,?,懂得进退攻守,??
下联:?,?,?,?!
①敢于嬉笑怒骂 ?②一生最恨帮闲 ?③岂仅文坛闯将
④莫做空头文学家 ⑤临死也不宽恕 ?⑥不愧思想权威
参考答案:上联:⑤③ 下联:④②①⑥
本题解析:根据上联首句话的内容,可知,第二句为上句的延伸,在“痛打落水狗”这个问题上鲁迅先生主张,绝不宽恕,所以,下面选择⑤,而根据上联最后的语气为反问,故推断选择③;中的根据上联首字“要”可知,下联首字为“莫”,选择④;从上联中,临死可知,下联正确的应该对“一生”选择②;而根据上联最后句子的文坛闯将,则下联最后一句应该是⑥。那么答案就推定了。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最主要的一个关键点在上联第二句的推断,学生知不知道“痛打落水狗”的态度,很关键,这个句子推断出来,下面的都会迎刃而解。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