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9-24 04:55:5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某省2014年高考语文学科情况统计表。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题号
I卷(选择题。包括语言基础、社科文、文言文)
II卷(主观题。包括文言翻译、断句、古诗鉴赏、名句默写)
作文
全卷
满分
32
58
60
150
理科得分率
35.56%
67.62%
76.10%
64.17%
文科得分率
31.87%
65.72%
73.93%
61.78%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写出两条结论。(不能出现具体的数字)
①(2分)                                                                                
②(2分)                                                                               


参考答案:①文科各卷和总分的得分率均低于理科。(2分)
②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和其他板块(主观题)相比,一卷(客观题)得分率太低。(2分)


本题解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图表题,此类试题一般通过图表提供数据的对比(横比和纵比),从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或得出相应的结论。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高尚而有情趣的朋友最理想。高尚的人使人尊敬,有情趣的人使人喜欢,又高尚又有情趣的人,  ①  ,交往愈久,情感愈深。譬如新鲜的水果,  ②  ,其味其效,可谓一举两得。
A.①人们亲而不亵,敬而不畏②不但甘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B.①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亵②不但甘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C.①人们敬而不畏,亲而不亵②不但营养丰富,而且甘美可口
D.①使人亲而不亵,敬而不畏②不但营养丰富,而且甘美可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本题注意语句的前后照应即可。由“高尚的人使人尊敬,有情趣的人使人喜欢,又高尚又有情趣的人”可知①处应填“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亵”;由“其味其效”可知,②处应填“不但甘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为展示“走进汉字历史,探究字形变化”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请给下面的《汉字字形演变表》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要求:①至少答出两个特点;②语言准确、简明、连贯;③不少于40字。(4分)


参考答案:
示例:汉字演变具有象形程度逐步减弱、字形由繁到简的特点。从“鱼”“马”等字看,小篆及之前的汉字与图画相关,象形性强,笔画繁复;之后象形程度减弱,字形逐步简化。


本题解析:今年探究能力的考查范围有扩大,方式有创新。根据《汉字字形演变表》介绍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立意在走进汉字历史,了解民族文化,也映射当前的文字繁简之争,其结论指向不言而喻。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也含有探究意味,给了材料,请下结论。《汉字字形演变表》来自必修教材“梳理探究”。注意要求至少写两个特点,横向看不难看出从甲骨文到楷书字形由繁到简,越来越简单好写,再具体的看每一个字,会发现小篆及之前的字跟图画有关,象形强,笔画也多,也就是说从甲骨文到楷书字形象形程度逐步减弱,总结出特点后,还得进一步的分析,可以举两个例子来具体说明变化,如“鱼”“马”“车”等。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4分)   
美国田纳西州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对5500多名10至11岁的孩子进行调查发现,如果一周吃3次快餐,学生成绩会显著下降。其中,一些常吃快餐的孩子在读写和计算上的成绩会比平均成绩低16%。即使剔除父母收入水平、种族、孩子的体重等因素,这一结论也能成立。进行该研究的托宾博士表示,快餐食品营养不均衡,可能导致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计算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参考答案:(快餐、影响、成绩各1分,语意通顺1分。)


本题解析:压缩题的关键策略是学会删除多余信息,如重复性信息、列举性信息、比较性信息、描写性信息、非主干信息等,要抓关键词、关键句,删繁就简,去次留主,组织好语言,既要把“点”答全,又要不超过字数。解题的方法就是要抓核、分层、明度、懂法。本题陈述主义对象是孩子吃快餐,主要内容是成绩下降,影响学习。所以整合为“吃快餐影响学生成绩”。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陈毅元帅为鲁迅先生逝世十四周年撰写的一副对联。上下联各抽出了部分句子并打乱了顺序,请将正确的序号填入横线处。(6分,每空一分)
上联:要打叭儿落水狗,?,懂得进退攻守,?
下联:????
①敢于嬉笑怒骂 ?②一生最恨帮闲 ?③岂仅文坛闯将 
④莫做空头文学家 ⑤临死也不宽恕 ?⑥不愧思想权威


参考答案:上联:⑤③ 下联:④②①⑥


本题解析:根据上联首句话的内容,可知,第二句为上句的延伸,在“痛打落水狗”这个问题上鲁迅先生主张,绝不宽恕,所以,下面选择⑤,而根据上联最后的语气为反问,故推断选择③;中的根据上联首字“要”可知,下联首字为“莫”,选择④;从上联中,临死可知,下联正确的应该对“一生”选择②;而根据上联最后句子的文坛闯将,则下联最后一句应该是⑥。那么答案就推定了。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最主要的一个关键点在上联第二句的推断,学生知不知道“痛打落水狗”的态度,很关键,这个句子推断出来,下面的都会迎刃而解。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