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张栻字敬夫,丞相浚子也。以荫补官,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秘阁。栻时以少年,内赞密谋,外参庶务,其所综画,幕府诸人皆自以为不及也。间以军事入奏,因进言曰:“陛下上念宗社之仇耻,下闵中原之涂炭,惕然于中,而思有以振之。臣谓此心之发,即天理之所存也。愿益加省察,而稽古亲贤以自辅,无使其或少息,则今日之功可以必成,而因循之弊可革矣。”孝宗异其言,于是遂定君臣之契。
会史正志为发运使,名为均输,实尽夺州县财赋,远近骚然,士大夫争言其害,栻亦以为言。上曰:“正志谓但取之诸郡,非取之于民也。”栻曰:“今日州郡财赋大抵无余,若取之不已,而经用有阙,不过巧为名色以取之于民耳。”上矍然曰:“如卿之言,是朕假手于发运使以病吾民也。”旋阅其实,果如栻言,即诏罢之。
知阁门事张说除签书枢密院事,栻夜草疏极谏其不可,旦诣朝堂,质责宰相虞允文曰:“宦官执政,自(蔡)京、(王)黼始;近习执政,自相公始。”允文惭愤不堪。栻复奏:“文武诚不可偏,然今欲右武以均二柄,而所用乃得如此之人,非惟不足以服文吏之心,正恐反激武臣之怒。”孝宗感悟,命得中寝。然宰相实阴附说,明年出栻知袁州,申说前命,中外喧哗,说竟以谪死。
栻为人表里洞然,勇于从义,无毫发滞吝。每进对,必自盟于心,不可以人主意悦辄有所随顺。病且死,犹手疏劝上亲君子远小人,信任防一己之偏,好恶公天下之理。天下传诵之。栻有公辅之望,卒时年四十有八。孝宗闻之,深为嗟悼,四方贤士大夫往往出涕相吊,而江陵、静江之民尤哭之哀。嘉定间,赐谥曰宣。
栻之言曰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此栻讲学之要也。
――选自《宋史卷四百二十九》(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密阁 除:免除
B.于是遂定君臣之契 契:契约
C.然今欲右武以均二柄 右:崇尚
D.申说前命,中外喧哗 中外:国家内外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愿益加省察,而稽古亲贤以自辅?而所用乃得如此之人
B.非取之于民也? ?栻为人表里洞然,勇于从义
C.不过巧为名色以取之于民耳?然今欲右武以均二柄
D.正恐反激武臣之怒? ?而江陵、静江之民尤哭之哀
7.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幕府诸人皆自以为不及(栻)也
B.愿(上)益加省察
C.(孝宗)旋阅其实,果如栻言
D.明年出栻知袁州,(栻)申说前命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栻少年老成,才能卓异,应对得体,使幕府的人都自叹不如,因而深得皇上信任,让他担任直秘阁。
B.发运使史正志推行皇上支持的“均输”方案,张栻和士大夫们都极力反对,且言辞激烈,使皇上感到不快。
C.宰相虞允文任命宦官张说担任签书枢密院事的职务,张栻坚决谏阻,并责备虞允文,终使虞允文收回任命。
D.张栻担任公辅时很有名望,可惜英年早逝,孝宗皇帝深感叹息。他去世时,士大夫和江陵、静江的百姓都很伤心。
9.断句和翻译。(10分)
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文段断句。(4分)
栻之言曰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此栻讲学之要也。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如卿之言,是朕假手于发运使以病吾民也。
②病且死,犹手疏劝上亲君子远小人。
2、阅读题 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最后一段断句。(4分)
孙权遣将陈邵据襄阳诏仁讨之仁与徐晃攻破邵遂入襄阳使将军高迁等徙汉南附化民於汉北文帝遣使即拜仁大将军又诏仁移屯临颍复督诸军据乌江还屯合肥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太祖善其言,遂使将骑击备,破走之。
②长史陈矫俱在城上,望见金等垂没,左右皆失色。
3、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六国互丧/互:交互 盖失强援/盖:因为
B.思厥先祖父/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 暴秦之欲无厌/厌:讨厌
C.故强弱胜负已判矣/判:清清楚楚 终继五国迁灭/迁:迁移
D.后秦击赵者再/再:两次 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每题3分,共4小题)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盍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遡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小题1:对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因:就、随之。
B.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侈:奢侈。
C.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制:规定。
D.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