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题目。(11分)旅夜书怀 ?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小题1:颔联写景雄浑阔大,有人认为写出了“喜”的感情,你同意吗?请说出理由。(5分)?小题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传达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2、阅读题 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①一②题。(7分)[双调] 殿前欢?爱山亭上张可久小阑干,又添新竹两三竿。倒持手版搘[注]颐看,容我偷闲。松风古砚寒,藓土白石烂,蕉雨疏花绽。青山爱我,我爱青山。注:搘,zhī,同“支”,支撑。①下列对本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曲写了作者登临爱山亭,游赏到一片富有生趣、烂漫可爱的自然美景。B.前二句景象清新明快,透露出了诗人登临爱山亭之勤,心情之闲适愉悦。C.“倒持手版搘颐看”流露出诗人摆脱宦务,得以自由自在的“偷闲”之乐。D.“松风”三句形象鲜明,想象丰富,“寒”“烂”二字却增添了凄凉色彩。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7分)峡口送友人?司空曙?送蜀客?雍陶峡口飞花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友人。?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小题1:《峡口送友人》一诗是通过何种意象来描写哪一时节的景色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小题2: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烘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完成两个小题。得乐天书元稹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注]元稹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三月贬谪通州(洲治在今四川达县)。当年八月,他的挚友白居易也从长安贬谪江州(今江西九江)。(1)请根据你对该诗歌的理解,完成填空。 诗的首句“远信入门先有泪”之“泪”应该是______(填写人物)的复杂心情的外化;尾联两句,从人物描写的方法角度考虑,运用了_______描写。(2)前人评价该诗,有“从形象中见深情,句句是常语,却句句是奇语”之说。请作扼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古戍明刘基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九洲犹虎豹,四海未桑麻。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注]笳:号角⑴本诗作于元末,请结合前两联谈谈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本诗的后两联描绘了怎样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