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即写诗人凝神细听,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勘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首诗主要通过联想想象,运用比喻手法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
(2)“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小题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3分)
?
小题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3分)答:“空”字在诗中的意思是白白地,形象地写出了楼上人盼归无望,白白等候的落寞神情,传达出一种苦盼无果的孤寂、惆怅之情,增添了全诗的“愁味”。
小题2:(3分)示例:第一种,我认为是“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是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第二种,我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子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第三种,我认为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情思。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语言中的炼字。解答时先解释字的意思,然后结合句子展开分析,最后点明表达效果。类似题目规范的答题就是以上三步。
小题2: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抓住“何处是归程?”可品味出游子思乡之情,抓住“有人楼上愁”可品味出思妇盼归人的情思。因此认为第一种或第二种或两者兼而有之都有道理。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10分)
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小题1:请用几个词语概括这首诗诗人所经历的情感阶段,诗人在表达感情时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择一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5分)
小题2: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相逢时的欢愉,分别时的愁苦,分别后的惆怅。(3分)借景抒情,借荒城、寒天、净山、暮日、长河等凄清景象,传达了诗人的感伤之情。(直抒胸臆,颔联直接点出“伤离”“愁”的情感;细节描写,以伫立河边的细节,表现诗人对友人的不舍。细节描写亦可,最后一句为细节描写)(2分)
小题1:“犹”字好。(1分)孤舟远逝,诗人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2分)“犹”字侧重表现伫立时间之长,以及诗人主观上的不愿离去,写出不舍的深情。(2分)
“空”字好。(1分)“空”字表明朋友的孤舟在视野中已经消失,诗人空对无际的天空。(2分)“空”字侧重表现出诗人失神落魄的神情,更强烈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惆怅之情。(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注意题干中的“在表达感情时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抒情手法有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此处还有细节描写。
小题1:此题考查练字,无论“犹”字好,还是“空”字好都要结合诗意说明理由,“犹”字侧重表现伫立时间之长,“空”字侧重表现出诗人失神落魄的神情。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昭君怨·梅花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 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词的上片“竹外一枝斜”写出了梅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作简要的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一枝斜”突出梅花幽独闲静的姿态;以竹为衬,突出梅花俊雅高洁的特点。(意对即可)
(2)下片以山中之梅与玉堂之梅作比,写出了梅花顽强的生命力、纯洁而又傲岸的品质。(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秋季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楼赋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
⑴.就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你认为颔联中最具有表现力的是哪两个字,试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⑴.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⑵.“引”“衔”。“引”拟人化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拟人化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想象新颖,有独创性。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