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A.不复与汝相见失其所与,不知 B.此宜俭以惜福厚敛以雕墙 C.当足其衣食则或咎其欲出者 D.葬我于墓侧以其无礼于晋 |
参考答案:
小题1:C(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鲜艳的衣服)
小题2:B(A.介词,跟、和/动词,结交;B均为连词,表目的;C.人代,她/指代,那个;D.介词,在/介词,对)
小题3:C(“汝既鲜兄弟”表明作者只有一个儿子。“兄弟三分”,指作者与其兄其弟三家均分财产。)
小题4:汝少所习见游宦赫奕,未见吾童生秀才时,低眉下人,及祖父母艰难支持之日也;又未见吾囚服被逮,及狱中幽囚痛楚之状也。汝不尝胆以思,岂复有人心者哉!(4分,错1—2处扣1分,3—4处扣2分,余类推,扣完4分为止。当断不断,不当断而断,都算错。)
小题5:①祖父祖母疼爱你,你却因为亲近而忘了尊重;你的母亲教育你,你却傲慢而不亲近她。(“狎”“训”“傲”“亲”各1分)。
②你既然没有兄弟,只有一个庶出的妹妹,就应该拿同胞妹妹看待她。(“鲜”“止” 各1分,“当待以同胞”状语后置1分)
③把我留下的文稿书籍,好好整理。(“诸稿简籍”、“诠”“次” 各1分)
本题解析:参考译文:我因为正直的言论招致灾祸,自己料想唯有一死来报效朝廷,不能再和你相见,所以写几句话来告诫你。你长大成人的时候,能把这些话当做警戒自己的规劝,也就是我虽死犹生的时候了。
你生长在官府,祖父祖母像看待奇珍异宝(拱璧:一种大型玉璧,径长尺二,用于祭祀,因须双手拱执,故名。后比喻极其珍贵的事物)一样看待你,家族内外的亲戚都用对待尊贵公子的方式对待你。你穿着光鲜的衣服,吃着甘美的食物,喜怒任性,娇生惯养已成习惯,不肯穿布衣旧衣,不肯吃粗茶淡饭。如果长大成人还不能改正,一定会陷入贫穷饥饿的境地。这样就应该用节俭来珍惜眼前的幸福,这是第一点。
你从小见惯我四处为官显赫得意的样子,没见过我做童生和秀才时低眉顺眼谦恭待人的样子,以及祖父祖母在艰难中支撑家庭时的情景,更没见过我身穿囚服被捕入狱,以及在监狱中被囚禁时万分痛苦的情形。你不尝着苦胆去好好想想这一切,又哪里算得上是有人心的人呢?做人不能居高临下,不能仗势凌驾他人。这样就应该用谦恭来保全自身,这是第二点。
祖父祖母疼爱你,你却因为亲近而忘了尊重;你的母亲教育你,你却傲慢而不亲近她。现在我遭遇难以预料的灾祸,你替代我做儿子,能不恭敬地体会祖父祖母的爱护之心吗?至于你的母亲,她还能依靠什么人呢?你如果不孝顺,上天都要惩罚你了。这样就应该用孝心来侍奉长辈,这是第三点。
我做官珍惜自己的名声和节操,不曾贪婪攫取,使自家富裕。现在家中留下的财产,都是祖父祖母勤劳辛苦积累的,况且经历这次大难,已经花费了大半。我曾有誓愿:兄弟三人,财产均分成三份,自己一定不多拿一亩田一粒谷。你要像对父亲一样对待伯父,像对母亲一样对待寡居的婶婶,即使有祖父祖母的命令,也丝毫不能多占多要,以致违背我的心愿。这样就应该以公平之心来继承家业,这是第四点。
你既然没有兄弟,只有一个庶出的妹妹,就应该拿同胞妹妹看待她,倘若她嫁到中等或贫穷人家,必须给她一百亩陪嫁田地;至于庶妹的母亲,已经侍奉我多年,应当让她丰衣足食,分给她养老的田地,让她收取田租来供养生活。家里家外进进出出,要严守规矩。这关系到恩德道义,这是第五点。
你天资不愚钝,我教育不够,你读书已经很晚。你要念着我辛勤劳苦,激发志气勤奋学习,假如有考取科举的一天,就先回家奉养老人。如果科举没有希望,也要做一个读书秀才,把我留下的文稿书籍,好好整理。这关系到我们家文章学问一脉相传,这是第六点。
我深以为苦的是人生在世不能为父母养老送终。将来等到祖父祖母百年之后,一定把我葬在他们坟墓的旁边,不能远离他们。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吴师在陈,楚大夫皆惧,曰:“阖庐惟能用其民,以败我于柏举。今闻其嗣又甚焉,将若之何?”子西曰:“二三子恤不相睦,无患吴矣。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镂,宫室不观,舟车不饰,衣服财用,择不取费。在国,天有灾疠,亲巡孤寡而共其乏困;在军,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其所尝者,卒乘与焉。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是以民不罢劳,死知不旷。吾先大夫子常易之,所以败我也。今闻夫差,次有台榭陂池焉,宿有妃嫱嫔御焉。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从。珍异是聚,观乐是务。视民如仇而用之日新。夫先自败也已,安能败我?”
1.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读音与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居不重席——重,chóng,重新。
B.官室不观——观,guān,楼台。
C.卒乘与焉——乘,chéng,驾车。
D.玩好必从——从,cóng,跟随。
2.对加粗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今闻其嗣又甚焉——嗣,继承人。
B.室不崇坛——坛,土筑成的屋基。
C.次有台榭陂池焉——次,屡次。
D.玩好必从——好,喜爱之物。
3.对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二三子恤不相睦
②勤恤其民
③其所尝者,卒乘与焉
④而与之劳逸
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④相同。
4.不属于“楚败于吴”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
B.吾先大夫子常易之
C.视民如仇而用之日新
D.在军,熟食者分而后敢食
5.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楚子西认为,吴国在陈并不可怕,值得忧患的是楚大夫内部的不团结。
B.楚子西认为,吴国本来并不可怕,楚国的柏举之败是因为先大夫惧怕吴军。
C.楚子西认为吴国的情况已经发生变化,用不着惧怕,在陈之吴师会自行溃败。
D.楚子西的一番话,说明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的道理。
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阖庐惟能用其民,以败我于柏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国,天有灾疠,亲巡孤寡而共其乏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珍异是聚,观乐是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C
3.A
4.C
5.B
6.(1)阖庐善于使用他的百姓作战,所以在柏举把我们打败了。
(2)在国内,上天降下天灾和瘟疫,阖庐就亲自巡视那些孤儿寡母,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3)搜集奇珍异宝,追求观赏游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一)上(唐太宗)谓谏议大夫褚遂良曰:“卿犹知《起居注》,所书可得观乎?”对日:“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联有不善,卿亦记之邪?” 对曰:“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黄门侍郎刘泊曰:“借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记之。”上曰:“诚然。”
(二)房玄龄、高士廉遇少府少监窦德素于路,问:“北门近何营缮?”德素以闻。上怒,让房玄龄等曰:“君但知南牙①政事,北门小营缮,何预君事!”玄龄等拜谢。魏徵进曰:“臣不知陛下何以责玄龄等,而玄龄等何所谢?玄龄等为陛下股肱耳目,于中外事岂有不应知者?使所营为是,当助陛下成之;为非,当请陛下罢之。问于有司,理则宜然。不知何罪而责,亦何罪而谢也。”上甚愧之。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 ①“南牙”犹“南衙”,指皇宫南面的国家官署。
1、下面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借使遂良不记:假如
B、让房玄龄等:推让
C、何预君事:关涉
D、臣实不喻:明白
2、下面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德素以闻——知陛下何以责玄龄等
B、上曰:“诚然。”——问于有司,理则宜然
C、遇少府少监窦德素于路——于中外事岂有不应知者
D、玄龄等为陛下股肱耳目——为非,当请陛下罢之
3、翻译下面句子。
(1)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所营为是,当助陛下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B
3、(1)史官记载君主言行,详细记录善恶等事,希望君主不敢胡作非为。
(2)如果陛下所做的事情是对的,(大臣们)就应当帮助陛下完成它(使它完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章节,完成下面小题。(6分)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12.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2.19)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2.11)
小题1:这些不同回答可以体现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2分)
小题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
小题2:
本题解析:
小题1:略
小题2: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
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旧绫机五十综①者五十蹑②,六十综者六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其奇文异变因感而作者,犹自然之成形,阴阳之无穷。此轮扁之对,不可以言言者,又焉可以言校也?
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之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此一异也,又不可以言者也。从是天下服其巧矣。
居京师,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先生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此二异也。
其后人有上百戏③者,能设而不能动也。帝以问先生:“可动否?”对曰:“可动。”帝曰:“其巧可益否?”对曰:“可益。”受诏作之。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设为女乐舞象,至令木人击鼓吹箫;作山岳,使木人跳丸掷剑,缘絙④倒立,出入自在,百官行署,舂磨斗鸡,变化百端。此三异也。
有裴子者,上国之士也,精通见理,闻而哂之,乃难先生,先生口屈不能对。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言之不已。傅子谓裴子曰:“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马氏所长者巧也,所短者言也。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则不得不屈;以子所短,难彼所长,则必有所不解者矣。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有所不解而难之不已,其相击刺,必已远矣。心乖于内,口屈于外,此马氏所以不对也。”
马先生之巧,虽古公输般、墨翟、王尔,近汉世张平子⑤,不能过也。公输般、墨翟皆见用于时,乃有益于世。平子虽为侍中,马先生虽为给事中,俱不典工官,巧无益于世。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
①综:织绫机上经线的分组。②蹑:古代织机上提综的踏具。③百戏:各种杂技,此专指木偶。④缘絙(gēng):一种走绳索的杂技。⑤张平子:即张衡。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少而游豫游:游乐
B.二子哂之曰哂:嘲笑
C.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白: 明白
D.其巧可益否?益:改进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体现马钧之“巧”的一组是(3分)(?)
①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
②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
③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
④先生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
⑤使木人跳丸掷剑,缘絙倒立,出入自在
⑥心乖于内,口屈于外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钧改革织绫机后,机器变得轻简,还可以织出各种各样的花纹。正如古代巧匠轮扁所言,技艺的精微是不可以用语言表达的。
B.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曾谈论指南车,两人都否认其存在。马钧认为古代确有指南车,并经过反复尝试,制造出来,敬献给了皇帝。
C.傅玄曾因裴秀非难马钧而为之辩护。他认为马钧的长处是巧思,而裴秀的长处是能言。裴秀是用自己的长处与马钧的短处相比较。
D.马钧技艺确实高明,超过了古代名匠公输般、墨翟、王尔以及汉代的张衡,但并没有担任主管工程的官职,没有机会施展才能。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5分)
(2)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有所不解而难之不已,其相击刺,必已远矣。(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⑴ 用大木头雕刻构造,让它的形状像轮子,在平地上放置它,下面用流水转动它(或使它转动)。(施、潜、发、各1分, 句子大意2分)
⑵ 机巧之类的事,是天下极微妙精深的事情,您并不理解还要不停止攻击,那攻击的内容,一定离题万里了。(“微”、“远” 判断句式各1分,句子大意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使用代入法及假设法,我们发现“白”代入原文解释为明白不合适,从语法及语意上都无法讲通,而只有译为“报告”才更为合理。
点评: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可采用联想推断法,更多为联系上下句推断其逻辑关系,即代入原文是否合理。再者还可通过其在文中的语法位置来推断词义。也可根据对偶、对比、并列等结构特点来推类词义。
小题2:试题分析:③为客观情况;⑥说的是性格特点。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答此类题读题是关键,在明晰题意的基础上,一项一项的排除即可。
小题3:试题分析:“反复尝试,制造出来,敬献给皇帝”无中生有。
点评:本题比较难。此类题有的是对原文的理解,有的是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答此类试题阅读是基础,排除是手段。抓住设置的“人物”不对号,侧重点有所偏移、张冠李戴等常见设误类型,一一与原文进行对照排除。
小题4: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⑴施译为放置,潜意译为下面,发译为使动,即使之转动。关键字各1分, 句子大意2分⑵“微”译为精妙、精微, “远”译为距离很远。在本处指离题意很远。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是典型示范的判断句式,者也表判断,关键字各1分,句子大意2分。
点评:本题比较难。翻译时要注意三点:一要以直译为主,关键词一定要翻译准确,二是切记要把翻译的句子与原文结合在一起理解,莫断章取义。第三,照应文言句式和语气。
参考译文:
马钧先生,字德衡,是天下闻名的技术高超的人。他年轻时过着游乐的生活,自己不知道有技术。在这时候,他从不对人家谈到技术,又怎么谈得上有人知道他呢?
他担任博士时,(百姓)生活贫困,于是想改进织绫机,那样不用说什么,人们就会知道他技术高超了。旧式的织绫机,五十综的用五十个蹑,六十综的用六十个蹑,马先生认为有费力费时的缺点,于是他改进机械,全都改用十二个蹑。改进以后,可以随心所欲织出各种奇妙的花纹,织成后看上去像是天然形成的一样,又可以像阴阳二气那样反复变化无穷。这种技术,正像轮扁回答别人的询问:那巧妙的地方是没法用言语说明的,又怎么能去检验它呢?
先生任给事中官职时,有一次,和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在朝廷上争论关于指南车的事。他两人说:“古代根本没有指南车,记载上的说法是虚假的。”先生说:“古代是有指南车的。我们没有去想到它罢了,哪是什么遥远的事呢!” 两人嘲笑他说:“先生大名是钧,字是德衡。‘钧’是陶器的模具,‘衡’是定东西轻重的,你现在这个‘衡’定不出轻重,还想做得出模具来吗!”。先生说:“讲空话,瞎争论,还不如试一试容易见效。”于是两人把这事报告明帝,明帝下令要先生把它制作出来,后来,他就把指南车造成了。这是一件奇妙的制作,又是没法用言语说清楚的。从此以后,天下人都佩服他的技术高明了。
先生住在京师,都城里有地可以种植菜蔬,但让人发愁的是近旁没有水可以灌溉。先生就制作了翻车,教小孩转动它,汲来的水自己倾流到地里,翻车里外转动,效率超过平常水车一百倍。这是第二件其妙的制作。
后来有人敬贡一套木偶,只能作摆设却不能活动。皇帝问先生:“你能使它们动起来吗?”回答说:“可以动起来。”皇帝问:“可以做的更巧妙些吗?”回答说:“可以。”他就接受皇命制作了。他用大木头雕刻构造,让它的形状像轮子,在平地上放置它,下面用流水转动它(或使它转动)。制作了女子奏乐舞蹈的偶像,还有木偶打鼓、吹箫;还制作了假山,使木偶丢木球、掷剑、走绳索、翻筋斗,动作灵活,还有木偶坐堂审案,舂米、磨面、斗鸡等各种各样的动作。这是第三件其妙的制作。
有位裴先生,是京师的著名人士,见识精深,听到先生的事情,就讥笑他。他到先生那里去质问先生,先生口才不好,被他说的没法答对。裴先生自以为击中对方要害,不停地滔滔议论。傅先生对裴先生说:“您的长处是会讲话,短处是没有巧思。马先生的长处是有巧思,短处是不会讲话。用您的长处,攻他的短处,他当然不能不屈服了;但如果用你的短处,去较量他的长处,那您一定有许多不理解的地方。机巧之类的事,是天下极微妙精深的事情,您并不理解还要不停止攻击,那攻击的内容,一定离题万里了。他内心并不同意您,但嘴上又说不过,因此,马先生不再答复您了。”
马先生技术的巧妙,就是古代的公输般、墨翟、王尔,近代汉朝的张衡,都不能超过他。公输般、墨翟都在当时受过重用,所以他们的技术对国家有用处。张衡虽然做侍中,马先生虽然做给事中,但他们都没有担任主管工程的官职,技术的巧妙不能对国家有用处。用人不用他擅长的才能,知道有才能又不让去实践,这实在令人遗憾。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古代诗歌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