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七)
2017-11-10 21:46:5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乌夜啼?
陆游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余天。?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
【注】陆游在孝宗乾道元年(1165)四十一岁时,买宅于山阴(今绍兴)镜湖之滨、三山之下的西村,次年罢隆兴通判时,入居于此。西村的居宅,依山临水,风景优美。
小题1:这首词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请具体分析说明。(5分)
小题2:词中运用了哪些表现人物心情的动词?你认为作者通过这些动词要表现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2、阅读题  阅读下边一首宋诗,完成后边题目。
新 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题目中的“新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句中的“偷”字,有些版本写作“径”字。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过崔八丈水亭
李 白
高阁横秀气,清幽并在君。
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
猿啸风中断,渔歌月里闻。
闲随白鸥去,沙上自为群。
【注释】此诗为太白途经崔八闲居之丈水亭,慕其环境幽闲自得而作。
作者写丈水亭的景色和崔八闲居生活,诗中的哪两个词语可以概括?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4、阅读题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下列问题。(8分)?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小题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分)
小题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6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7分)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小题1:诗歌颔、颈两联写山居景色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处士怎样的生活情趣和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