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2017-11-10 23:52:0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1、阅读题 阅读白居易《与元九书》(摘录)回答问题。 微之!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常师此语。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①进退出处,何往而不得哉?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②之则为诗。谓之讽喻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故览仆诗,知仆之道焉。其余杂律诗,或诱于一时一物,发于一笑一吟,率然③成章,非平生所尚④者但以亲朋合散之际,取其释恨佐欢⑤。今诠次之间⑥,未能删去。他时有为我编集斯文者,略之可也。 [注]:(1)雾豹:藏在雾里的黑豹,喻指隐退的贤人。冥鸿:飞在高空的鸿雁,比喻远走高飞的人。奉身而退:抽身退隐。(2)言而发明:用艺术语言阐发清楚。(3)率然:随意。(4)非平生所尚:不是平生所重视的。(5)释恨佐欢:用诗来消除怨恨,助长欢乐。(6)诠次:编造。 1.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标点。 2.对作者写作指导思想认识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作诗与为人是一致的,这是一种进步思想。 B.这种思想也有消极退隐的成分,是社会造成的。 C.作者的思想是矛盾的,他将“志”与“行”对立起来,认识不合逻辑。 D.这是种现实主义的创作主张,要求诗歌能“补察时政,泄导人情”。 3.作者将他的诗歌分成三类,请说出其内容和作者所持的态度。 ①讽喻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闲适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杂律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坡陁②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③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释:①齐安,即黄州。当时苏轼贬谪黄州,苏辙贬谪筠州。②陂陁(tuó):高低起伏。不平坦。③褰(qiān)裳:提起衣服。 1、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庐:结庐,居住 B、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绝:隔绝 C、无责于外,而姑寓焉——姑:姑且,暂且 D、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效:模仿,效法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 ②子瞻于是最乐 B、①好客而喜游 ∕ ②而以适意为悦 C、①不知其久也 ∕ ②子瞻每至其下 D、①拔去其一,斥其所据 ∕②夫孰知得失之所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经常游历西山,和山中的几个朋友开心自在地游玩,互相娱乐,朋友们并不觉得子瞻到齐安已经很久了。 B、作者写自己年轻时跟随子瞻游玩,遇到可以攀登的山,可以游泳的水流,子瞻总是撩起衣服走在前面,尽显适意快乐之情。 C、文章叙写了九曲亭的扩建情况,表达了子瞻着意建亭的愿望,也表达了九曲亭建成后子瞻极为高兴的心情。 D、文章以“武昌九曲亭记”为题,着力描写了西山的胜景,展现了子瞻“游于物外”,自得其乐的形象特点。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旦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竖线(/)给下面文中加粗的文言文断句。 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
3、单选题 下列加粗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愿足下更虑之——更:改变。 B.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拊:捶打。 C.比诸侯之列——比:并,列。 D.图穷而匕首见——见:看到。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楚?巫 刘基 楚俗尚鬼,鬼实弗神也,而其巫谋神之。乃阴构于邑侠,请以其利共。邑侠以其情通于国侠,故得悉闻有司之事与讼狱之胜负,验如响。有不用巫言,则事之已右者必左,已左者必右。 于是楚人之奉巫过于奉王令,宁违王禁而不敢违巫言。王闻之怒,命司马戮巫而焚其祠。国人大噪,相与为讹言。于是楚旱,民皆以咎王,群小巫并起为讙①,遍国中皆称鬼。 王与令尹谋尽杀巫,以问熊蛰父。熊蛰父曰:“是激也,未可。夫民愚而溺于祸福,彼方兴用鬼,而吾骤遏之,未竟其所望,而谓吾怫②其情,必怨。夫怨起于微而积者也。十家之邑,一日不能户无事,而况楚国乎?有事莫不诿诸鬼,则莫不倚鬼以尤王,其奚以御之?不如因而亢之。小人能诪祸而不避亢,亢而后昭其诈,则不户说而喻,然后明正其法,蔑敢违矣。”乃命群巫推一大巫以主鬼,而复其祠,国有事亦请焉。而大选县公③,平庶狱,宽征役,绝请谒,黜贪墨,国邑之侠皆屏迹。巫言多不中,民始懈。 会鄙有西师,王集其国老以祈巫,巫不得先闻,而失其辞,王以诘国老,国老愕,弗能对。乃尸巫而爇④鬼,无一人敢复言鬼。?(节选自《郁离子评注》) 巫?鬼 刘基 王孙濡谓郁离子⑤曰:“子知荆巫之鬼乎?荆人尚鬼而崇祠,巫与鬼争神,则隐而卧其偶。鬼弗知其谁为之也,乃蠥⑥于其乡。乡之老往祠,见其偶之卧,醮而起焉。鬼见以为是卧我者也,欧之踣而死。今天下之卧弗可起矣,而不避焉,无益,祗取尤耳!”?(节选自《郁离子评注》) 【注】①讙:通“喧”,喧哗。②怫:通“悖”,违反。③县公:县大夫。④爇:放火焚烧。⑤郁离子:刘基在文章中的托称。⑥蠥:同“孽”, 危害。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其巫谋神之神:灵验 B.相与为讹言讹:伪诈 C.则莫不倚鬼以尤王尤:过失 D.会鄙有西师鄙:边境
| 小题2:下列对两篇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楚巫》中的巫师借鬼招摇撞骗,《巫鬼》中的巫师则为争神而暗中推倒鬼的偶像。 B.《楚巫》中的百姓对巫师的话始终执迷不悟,《巫鬼》中的百姓却无辜受鬼之害。 C.《楚巫》中,在惩杀谣传干旱的巫师上,楚王有些急躁,而熊蛰父则冷静有识。 D.《巫鬼》中的鬼对巫师不让百姓崇尚祭祀鬼神无计可施,最后迁怒乡里的老人。
|
小题3:下列对两篇文章寓意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楚巫》:祸患常积于忽微《巫鬼》:审时度势,避祸于未然
B.《楚巫》:谣言止于智者《巫鬼》:养正邪自除
C.《楚巫》:多行不义必自毙《巫鬼》: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D.《楚巫》:功以谋就,事以计成《巫鬼》:大厦已倾不可扶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故得悉闻有司之事与讼狱之胜负,验如响。(3分)
(2)鬼见以为是卧我者也,欧之踣而死。(3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徐君星标墓志铭
清?袁枚
余尝铭弈国手之范西屏墓矣,今又得一人于吴江梨里,曰徐君星标,名璇。生有心计,以羸废书,性独好弈。父培云,故国手也。四方弈者争来相角。星标衣文葆①,疏双丫髻,哑哑然旁立谛视,竟日不去,亦不言。父奇之,微哂而已。
居无何,西江棋客来,值培云外出,乃抱星标膝上,戏曰:“若能代而翁与我弈乎?”应声曰:“唯。”客怜其幼,问让子若干。星标跽而请曰:“儿主人也,客远来,愿让客先。”客笑而从之,甫数著,觉有异势不能休,攒眉苦思,裁下一子,星标随手支应,即往阶下抛堶②嬉戏。客惧损名,佯作便旋③状遁去。当时,星标年才十有一。
其布局审势虽本家法,而常出意外之奇。或敌人坚壁高垒,万无破法,星标强投数子于闲处,若惹人嘲笑者。俄而近邻远映,若火生积薪中,燎原莫遏;又如降兵内应,伏甲四起。观者且惊且喜且叫绝,而卒莫测其所以然。古称人能数遍天星,则尽其棋势,星标其庶乎?余按六朝人主好弈。有围棋大小中正之官,有以弈得太守者。使星标生其间,当如何荣宠,而竟没没然抱技以终。然则天下事有遇有不遇,类皆如弈耶!呜呼,惜矣!星标有子达源,能诗、能画,偏不能棋,星标亦不教也。
铭曰:天之所相,其生不偶,以故駃騠④生七日而超其母。吁嗟徐君世罕有,能向弈秋⑤借其手,坐隐一枰消永昼。天年终时六十九,我为之铭葬高阜。棋之艺一日不绝,君之名一日不朽。
(选自《袁枚诗文选译》)
【注】①文葆:文绣的襁褓。葆同“褓”,此指儿童穿的绣花衣。②抛堶:一种抛砖块的游戏。③便旋:小便。④駃騠:即骡,公马与母驴所生,体与力均优于驴。⑤弈秋:传说中极善于下棋的人。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羸废书,性独好弈 羸:瘦弱
B.父奇之,微哂而已 哂:微笑
C.星标强投数子于闲处 强:故意
D.客怜其幼,问让子若干 怜:可怜
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徐星标高妙棋艺的一组是(3分)
①以羸废书,性独好弈?
②客惧损名,佯作便旋状遁去
③观者且惊且喜且叫绝,而卒莫测其所以然
④有围棋大小中正之官,有以弈得太守者
⑤棋之艺一日不绝,君之名一日不朽
⑥使星标生其间,当如何荣宠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墓志铭实际上是一篇人物小传,记述了一位平民棋手的生平事迹。徐星标的高超棋艺离不开家庭的耳濡目染,更离不开自己的天赋与勤奋。
B.文章第二段写西江棋客与星标的对弈,笔法曲折,人物的性格也很鲜明,颇有传奇特点,写活了一位天才棋童的形象。
C.作者拿徐星标命运与南朝时期受重视的围棋国手相比较,为他身怀绝技却生不逢时的命运感到惋惜,为他未能尽展报国之志而感喟。
D.徐星标成为围棋高手与 他的性格有关。“生有心计”,也就是生来好琢磨事理。而他的儿子能诗能画“偏不能棋”,并且他也不教。这些都说明教育要顺应儿童的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题4:请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俄而近邻远映,若火生积薪中,燎原莫遏;又如降兵内应,伏甲四起。
(2)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3)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矩,可怜焦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