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五)
2019-03-15 15:37:01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帝久欲相准,患其刚直难独任。景德元年,以毕士安参知政事,逾月,并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准以集贤殿大学士位士安下。是时,契丹内寇,纵游骑掠深、祁间,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意。准曰:“是狃我也。请练师命将,骁锐据要害以备之。”是冬,契丹果大入。急书一夕凡五至,准不发,饮笑自如。明日,同列以闻,帝大骇,以问准。准曰:“陛下欲了此,不过五日尔。”因请帝澶州。同列惧,欲退,准止之,令候帝驾起。帝难之,欲还内。准曰:“陛下入则臣不得见,大事去矣,请勿还而行。”帝乃议亲征,召群臣问方略。
契丹既围瀛州,直犯贝、魏,中外震骇。参知政事王钦若,江南人也,请幸金陵。陈尧叟,蜀人也,请幸成都。帝问准,准心知二人谋,乃阳若不知,曰:“谁为陛下画此策者,罪可诛也。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不然,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劳轶之势,我得胜算矣。奈何弃庙社欲幸楚、蜀远地?所在人心崩溃,贼乘势深入,天下可复保耶?”遂请帝幸澶州。
及至南城,契丹兵方盛,众请驻跸以军势。准固请曰:“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危,敌气未慑,非所以取威决胜也。且王超领劲兵屯中山以扼其亢,李继隆、石保吉分大阵以扼其左右肘,四方征镇赴援者日至,何疑而不进?”众议皆惧,准力争之,不决。出遇高琼于屏间,谓曰:“太尉受国恩,今日有以报乎?”对曰:“琼武人,愿效死。”准复入对,琼随立于庭下,准厉声曰:“陛下不以臣言为然,盍试问琼等?”琼即仰奏曰:“寇准言是。”准曰:“机不可失,宜趣驾。”琼即麾卫士进辇,帝遂渡河,御北城门楼。远近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惊愕,不能成列。?(节选自《宋史》)
【注】狃:niǔ,?轻侮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小不利引去辄:总是,就
B.骁锐据要害以备之简:选择,挑选
C.因请帝澶州幸:皇帝亲临
D.众请驻跸以军势觇:掌握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帝大骇,问准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B.准心知二人谋,阳若不知秦王斋五日后,设九宾礼于廷
C.谁陛下画此策者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D.琼随立庭下请奉命求救孙将军
小题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寇准“刚正直率”的一组是(? )
①帝久欲相准,患其刚直难独任?②准不发,饮笑自如?③同列惧,欲退,准止之,令候帝驾起?④陛下入则臣不得见,大事去矣,请毋还而行?⑤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⑥众议皆惧,准力争之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帝久欲相准,患其刚直难独任。(4分)
?
(2)则人心益危,敌气未慑,非所以取威决胜也。(4分)
?
(3)陛下不以臣言为然,盍试问琼等?(4分)
?



2、阅读题   用斜线(/)绘出下面的文段断句。(限划10处)(4分)
天 地 虽 大 其 化 均 也 万 物 虽 多 其 治 一 也 人 卒 虽 众 其 主 君 也君 原 于 德 而 成 于 天 故 曰玄 古 之 君 天 下 无 为 也 天 德 而 已 矣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葬。孺卿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节选班固《苏武传》)
小题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扶辇下,触柱折辕除:台阶
B.孺卿从河东后土祠:祭祀
C.子卿听陵言。壹:务必
D.自已死久矣分:职责
小题2:下列各级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惶恐饮药死②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B.①加老母系保宫②久之,能足音辨人。
C.①子父死亡所恨② 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D.① 泣下沾衿,与武决去② 践华为城,河为池
小题3: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表现苏武对汉朝坚贞不贰的是?(3分)
①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②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
③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④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
⑤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⑥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②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单于之所以派李陵去劝降苏武,是因为两人同是汉朝侍中,同时出使匈奴,而且两人一向交情深厚。
B.李陵为劝降苏武,叙述了苏武的兄长与弟弟服务汉朝皇帝,都不幸身亡;母亲去世,妻子改嫁了,两个妹妹和三个子女,如今也不知去向了;暗示苏武回去没有好处。
C.苏武却表示,皇帝对自己及家族有恩,甘愿像服务父亲一样报效朝廷,即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坚信朝廷不会怀疑自己的忠贞而加害自己。
D.李陵被苏武豪言壮语所感动,意识到自己背叛汉朝罪孽深重,于是挥泪与苏武诀别自刎了。
小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9分)
(1)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3分)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3分)
(3)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3分)



4、单选题   根据文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鲲鹏要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它必须等待海运时的六月巨风,可见,鲲鹏并不能逍遥。
B.蜩与学鸠“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说明它们不逍遥,不自由。
C.在该段中,作者对鲲鹏抱赞美态度,而对蜩与学鸠则明显表示嘲讽、贬斥。
D.蜩与学鸠嘲笑鲲鹏要到九万里高空才能向南飞,不能像他们一样达到逍遥的境界。



5、阅读题  文化经典阅读? (6分)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②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小题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以礼来规定仁;认为克制自己、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B.仁就在自己的身心上;修养仁德,既在于自己,也在于别人。
C.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是因为他保存在心里的思想不同。
D.君子践仁存礼,是一个基于仁和礼的人,也就是懂得爱与敬的人。
小题2:结合上面选段,你认为孔子和孟子在“仁”和“礼”的关系上有什么不同的看法?(3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