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一)
A.以去岁十月初一日往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B.家人唯吾母事之谨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C.其死也,皆呱呱而泣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先君卒于陈家洲故燕王欲结于君 |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
范纯仁字尧夫,始出仕,知襄城县。县有牧地,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牧地初不隶县,主者怒曰:“天子宿卫,令敢尔邪?”白其事于上,劾治甚急。纯仁言:“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诏释之,且听牧地隶县。
拜同知谏院,奏言:“王安石变祖宗法度,掊克[注]财利,民心不宁。《书》曰:‘怨岂在明,不见是图。’愿陛下图不见之怨。”神宗曰:“何谓不见之怨?”对曰:“杜牧所谓‘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是也。”神宗嘉纳之,曰:“卿善论事,宜为朕条古今治乱可为鉴戒者。”富弼在相位,称疾家居。纯仁言:“弼受三朝眷倚,当自任天下之重,而恤己深于恤物,忧疾过于忧邦,致主处身,二者胥失。”其所上章疏,语多激切。
知庆州。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赈贷。僚属请奏而须报,纯仁曰:“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诏遣使按视。会秋大稔,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昼夜争输还之。使者至,已无所负。移齐州,齐俗凶悍,人轻为盗劫。或谓:“此严治之犹不能戢,公一以宽,恐不胜其治矣。”纯仁曰:“宽出于性,若强以猛,则不能持久;猛而不久,以治凶民,取玩之道也。”有西司理院,系囚常满,皆屠贩盗窃而督偿者。纯仁曰:“此何不保外使输纳邪?”通判曰:“此释之,复紊,官司往往待其以疾毙于狱中,是与民除害尔。”纯仁曰:“法不至死,以情杀之,岂理也邪?”尽呼至庭下,训使自新,即释去。期岁,盗减比年大半。
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纯仁凡荐引人材,必以天下公议,其人不知自纯仁所出。或曰:“为宰相岂可不牢笼天下士,使知出于门下?”纯仁曰:“但朝廷进用不失正人,何必知出于我邪?”
纯仁性夷易宽简,不以声色加人,谊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每戒子弟曰:“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
(《宋史·列传第七十三?范纯仁》)
[注]掊克:搜括。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怨岂在明,不见是图。谋取
B.致主处身,二者胥失。互相
C.宜为朕条古今治乱可为鉴戒者分条列举
D.齐俗凶悍,人轻为盗劫。鄙视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其所上章疏,语多激切②或谤其所全活不实
B.①公一以宽,恐不胜其治矣②法不至死,以情杀之
C.①当自任天下之重②此严治之犹不能戢
D.①而恤己深于恤物,忧疾过于忧邦②为宰相岂可不牢笼天下士,使知出于门下?
小题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范纯仁以民为本政治理念的一组是(3分)
①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②愿陛下图不见之怨
③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赈贷?④法不至死,以情杀之,岂理也邪?
⑤凡荐引人材,必以天下公议?⑥谊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
A.①②⑥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①③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纯仁当县令时,因越权惩处了宫廷卫士而获罪,后因皇帝宽宏大量而免遭处罚。
B.范纯仁因抨击王安石变法而获得了皇帝的赞许,使皇帝对他言听计从。
C.有一处衙门关满犯了盗窃罪行的屠夫商贩,范纯仁不但宽恕了他们的死罪,训诫一番后还把他们释放了。
D.纯仁荐举人才,以天下公众的议论为标准,为朝廷荐举正直的官员。
3、单选题 下列加横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到)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píng,乘)
C.何可胜道也哉!(禁得住)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每题3分)
阮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开一言,自以不能测。太尉蒋济闻其有隽才而辟之,遣卒迎之,而籍已去,济大怒。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后谢病归。复为尚书郎,少时,又以病免。及曹爽辅政,召为参军。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众乃悦服。"
会帝让九锡,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沈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据案醉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选自《晋书·阮籍传》 有改动)
小题1:对下列加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乡亲共喻之喻,开导
B.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屏,隐居
C.临诣府,使取之诣,前往
D.乃赍酒挟琴造焉赍,带着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自以不能测②苟以天下之大
B.①坐者怪其失言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①籍留与决赌②日与其徒上高山
D.①乃见青眼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阮籍卓尔不群,率性而为,并深受老庄思想影响,其与众不同的表现,很多人认为他很痴,只有族兄阮文业很赏识他。
B.文章用“终日不开一言”与“喜怒不形于色”照应,又写阮籍善于避祸自保,凸显了他个性中处事阴险狡猾的一面。
C.文中写阮籍常常借酒醉远祸、自求东平相旬日而还以及对“杀父乃可”的妙解,表现出他在险恶环境中的生存智慧。
D.文章对阮籍“母终”时的表现和对裴楷、嵇康、嵇喜的不同态度的细节描写,让读者对其“不拘礼法”的个性印象深刻。
小题4:把文中画线和课文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 (4分)
?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分)
?
(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3分)
?
5、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陈遇,字中行,先世曹人。高祖义甫,宋翰林学士,徙居建康,子孙因家焉。遇天资沉粹,笃学博览,精象数之学。元末为温州教授,已而弃官归隐。学者称为静诚先生。太祖渡江,以秦从龙荐,发书聘之,引伊、吕①、诸葛为喻。遇至,与语,大悦,遂留参密议,日见亲信。太祖为吴王,授供奉司丞,辞。即皇帝位,三授翰林学士,皆辞。乃赐肩舆一乘,卫士十人护出入,以示荣宠。
洪武三年,奉命至浙江廉察民隐,还赐金帛。除中书左丞,又辞。明年召对华盖殿,赐坐,命草《平西诏》。授礼部侍郎,兼弘文馆大学士,复辞。西域进良马,遇引汉故事以谏。除太常少卿,固辞。强之,不可。最后除礼部尚书,又固辞。帝沉吟良久,从之。自是不复强以官。帝尝从容言欲官其子,遇曰:“臣三子皆幼,学未成,请俟异日。”帝亦弗强也。
遇自开基之始,即侍帷幄。帝尝问保国安民至计,遇对:“以不嗜杀人,薄敛,任贤,复先王礼乐为首务。”廷臣或有过被谴责,遇力为解,多得全释。其计画多秘不传,而宠礼之隆,勋戚大臣无与比者。数监幸其第,语必称“先生”,或呼为“君子”。命爵辄辞,终成其高。十七年卒,赐葬钟山。(节选自《明史二十三》)
注:①伊、吕:伊尹、吕望(姜子牙)
小题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徙居建康,子孙因家焉家:安家
B.奉命至浙江廉察民隐隐:疾苦
C.学未成,请俟异日俟:等待
D.命爵辄辞,终成其高成:成功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陈遇受到尊敬的一组是(?)
①元末为温州教授,已而弃官归隐?②乃赐肩舆一乘,卫士十人护出入
③西域进良马,遇引汉故事以谏?④帝尝从容言欲官其子
⑤廷臣或有过被谴责,遇力为解?⑥语必称“先生”,或呼为“君子”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遇沉稳专一,博览群书,喜欢用《周易》卜筮,在元朝时就曾做过温州府学的教官。
B.太祖曾多次授予陈遇要职,但均被陈遇婉拒。陈遇这样做是为了保持自己清高的操守。
C.陈遇遇事冷静睿智,西域进献良马,他即以汉朝旧事为例加以规劝;朝中大臣有过失被皇上责问,陈遇极力替他们开解,那些大臣大多能够得到保全。
D.陈遇多年以来一直陪侍在太祖周围,多有建树,深受皇上器重,朝臣们的爱戴,就连太监们都多次到府上拜望。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