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2019-03-15 15:42:04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选出对顾城的《一代人》与《远和近》分析不当的一项( )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远和近 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A.《一代人》的意思是黑暗使一代人觉醒,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和毅力。 B.在《远和近》中,你和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和云的距离,因此诗人的主观感受有悖于常理。 C.《远和近》所写的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亲近。 D.这里的两首诗初读都有童稚和梦幻色彩,但细品却充满着成年人的孤寂和忧伤。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要在仔细阅读两首诗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各选项表述,确定它们的正误。本题中,B项错误在于,《远和近》一诗中所说的“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是指心理距离,因而并不“有悖于常理”。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间题。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令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意对即可)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定林①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 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
参考答案:诗人罢官后,寄情自然,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寻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简答题(10分) ⑴“我只有琴童人两个,我是又无有埋伏又无有兵。你不要胡思乱想心不定,来来来,请上城来听我抚琴……”这段京剧唱词讲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个故事?请作简述。(6分) ⑵虽然“《边城》是一部田园牧歌式的杰作”(李健吾语),但它确实是一部悲剧。请简述《边城》中的爱情悲剧。(4分)
参考答案:⑴(6分)空城计(1分)诸葛亮因错用马谡失去了战略要地街亭,司马懿乘势扑来。(1分)诸葛亮身边没有作战力量,(1分)他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派人到城门口洒扫。(1分)自己带着两个童子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1分)司马懿见此,心生疑窦,怕有埋伏,不敢冒进,下令退兵。(1分) ⑵(4分)①翠翠的父母相爱却没能白头到老;②翠翠与傩送相爱却不能相守;③天保爱翠翠却没有得到翠翠的爱,意外死去。(答对1点给1分,对2点给2分,对3点给4分)
本题解析: 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情节的掌握。空城计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 ⑵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翠翠的爱情悲剧可分三点:①翠翠的父母相爱却没能白头到老;②翠翠与傩送相爱却不能相守;③天保爱翠翠却没有得到翠翠的爱,意外死去。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8分) 唐多令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注释】“淹留”:羁留;逗留。?“不萦”:不系住。萦:系。 小题1:词的上片开头两句妙在何处 ?从篇章和主旨的角度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词写了哪些秋景?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用拆字法,婉抒离别后逢秋的愁怀。“心上秋”前加“离人”二字,表现出离人的心怕到秋天,遇秋则成“愁”的意韵。心灵上的悲凉与秋深之时的冷落相感应,令人更为愁苦,这就比单纯外界自然的秋增加离愁要深入一筹。(2)此二句领起全篇,为全篇定下了感情基调。(意思对即可) 小题2:写了蕉雨、秋月、落花、流水、去燕、垂柳等秋景。作者融情人景,将客愁渗入,这些秋景是“离人心上秋”的具体形象化。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回答第一问,“拆字法”的概括很关键,这一拆,点出了季节和情怀。循此回答,则不会偏题。 小题2: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这首词,写秋景,写愁情愁事,情景交融。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