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一)
2019-03-15 22:42:56 【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千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
注:据《汉书》记载,蜀有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 。有问卜者,则依著龟为言利害。
1.选出具体表现“崎岖不易行”的句子(?)
①山从人面起
②见说蚕丛路
③云傍马头生
④芳树笼秦栈
⑤春流绕蜀城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⑤
2.这首诗的诗眼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
商调·黄莺儿
赠燕
[清]张潮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成口张状,故称。
小题1: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那些表现手法?(3分)?
小题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2、阅读题  今人常用“死诸葛吓走活仲达”来比喻人虽死余威犹在。“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典出《三国演义》,请简要叙述这个故事。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夜吴歌
李白
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1)这两首诗共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表现手法上,两首诗有怎样的不同?请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即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诗到宋代,很讲究炼字炼句。你认为这首诗的颔联哪些字表现了诗人烹字炼句的功夫,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李白的《送友人入蜀》,回答1~2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