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6-26 17:19:27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闽中秋思
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小题1:诗的前两句写景很有特色,请你简要分析这两句是怎样写景的。(3分)
小题2:诗人为什么说“只堪图画不堪行”?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将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从视觉方面写出了菊的紫色和丛开,写出了蕉花的红艳美丽;从听觉方面写出了雨声的均匀和风吹蕉叶的细切,有很强的节奏感。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雨是“匀”,风是“弄”,使得“雨”都俏皮可爱。
小题1:闽中秋天的风景实在太美,无论是“紫菊”还是“红蕉”,无论是“山”还是“海”,都可以入画,但是江南风景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家乡。(2分)况且大海波涛汹涌,难以行船,山路崎岖,难以走马。他乡美景,更添乡愁;归途难行,还家不易。所以诗人发出了“只堪图画不堪行”的感叹。(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即赏析诗歌中的景与情。诗中为秋景,有声有色,所以可抓住这一点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去分析。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有声有色的秋景再美,也只能画不能去。不能回哪,回的当然是家乡,最美也比不上家乡,美景反而更添乡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在下列一首七律(袁枚《江中看月作》)的括号处选一最贴切的句子(?)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一船鸡犬欲腾空。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晶宫。
A.半树佛花香易散
B.万里鱼龙争照影
C.二月郊行最有情
D.三千组练挥银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 猎
王 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1)宋·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狩猎的活动,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其中的一幅画面。
 (2)清·沈德潜评这首诗道:“章法、字法、句法俱臻绝顶,盛唐诗中亦不多见。”请选择诗中两个词语说说其遣词用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1)答案示例:动风呼,弓弦鸣,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将军在渭水北岸射猎;平原草枯,积雪消融。鹰眼锐利,猎物很快被发现,马蹄腾跃,奋力追踪而至。
(2) 答案示例:言“忽过”,言“还归”,则具将军返营驰骋之疾速,有瞬息“千里”之威,真切地表现了主人公的轻快感觉和喜悦心情;末联“回看”一词写将军踌躇满志的神情,颇令人回味;用“疾”写出鹰眼之锐利,用“轻”写出马蹄之疾迷,生动而又逼真。


本题解析:第(1)题可描述全景,也可描述特写镜头。就任何一联加以描述都算对。第(2)题两个词语可分开赏析也可以合起来赏析。可评词语还有“枯”“疾”“轻”等。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
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1.“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首二句便形成了两组对比:?
?,传神地写出了?
2.细细品味“眼阁(搁)着别离泪”,展开想象,扩写(不少于30字)
?
3.这首写送别场面的曲子,注重?
细节描写,形象地表现了?


参考答案:
1.咫尺与天南地北(空间上)?霎时间与月缺花飞(时间上)?情人相别的内心感受?
2.大大的眼睛看着将分离的心上人,眼眶中强忍着噙着的泪珠儿,是那样的?
3.心理、动作、神情、语言?情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喜迁莺
蔡 挺
  霜天秋晓,正紫塞古垒,黄云衰草。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塞垣乐,尽橐鞬锦领,山西年少。
  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
  注:橐鞬,指装甲胄、弓箭的袋子。
(1)“陇上铁衣寒早”一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其与前后诗句在内容表达上有何关联?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阕写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词以“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作结,对此有人认为其在感情表达上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因素,请作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借代。用“陇上”“寒早”照应前面所写秋景,以“铁衣”代指守边士卒,引出对士卒的描写(意对即可)。
(2)动静结合。开头三小句从静态方面着笔,描写了边塞秋天早晨黄云衰草的情景。后三小句从动态的方面着笔,借助“马嘶”与“鸿叫”,以有声写无声,突出边塞的空旷寂静。(意对即可)
(3)就积极方面而言,边境平静,使得少年壮士有此“金樽频倒”的豪情。就消极方面而言,这又是作者因归去无望、年华空逝、暂且把酒自宽情绪的反映。(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