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勤政楼①西老柳②
白居易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枝柳,长庆二年③春。
过勤政楼
杜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④世已无。
唯有紫苔⑤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⑥。
[注]①勤政楼:唐玄宗用来处理朝政、举行国家重大典礼的地方,建于开元八年(720)。②西老柳:开元年间(713-741)所种。③长庆二年:穆宗长庆二年(822),其时白居易已五十一岁。④承露丝囊:唐开元十七年,以玄宗生日八月初五为千秋节,百官献承露囊(相当于现在的“荷包”),民间仿制为节日礼品相馈赠。⑤紫苔:苔藓的一种,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⑥金铺:大门上的一种装饰物,常常做成兽头或龙头的形状,用以衔门环。用铜或镀金做的,叫金铺;用银做的,叫银铺。
(1)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勤政楼,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
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 ③准拟:准定。
① 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② 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尽
韩偓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⑴ 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本诗是怎样以“春尽”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文后题目(8分)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作者因遭诬陷被贬为睦州司马,本诗写于赴任途中。
(1)本诗颌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4分)
(2)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共6分)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小题1: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根据哪些意象可以看出?(2分)
小题2: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