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7分)
塞下曲?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qīn):马跑得很快。②卢龙塞:古地名。
小题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3分)
小题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哪些感情?(4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甲)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诗人在这两首诗中流露的情感是否一致?试赏析之。(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写的均是“早春”景色,它们在表现手法上各有什么特色?请结合诗句简析其作用。(6分)
答:甲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勤政楼①西老柳②
白居易
半朽临风时,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枝柳,长庆二年③春。
过勤政楼
杜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④世已无。?
唯有紫苔⑤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⑥。
[注] ①勤政楼原是唐玄宗用来处理朝政、举行国家重大典礼的地方,建于开元八年(720)。②勤政楼西的一株柳树,是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所种。③穆宗长庆二年(822),其时白居易已五十一岁。④唐开元十七年,以玄宗生日八月初五为千秋节,百官献承露囊(相当于现在的“荷包”),民间仿制为节日礼品相馈赠。⑤紫苔是苔藓的一种,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⑥金铺,是大门上的一种装饰物,常常做成兽头或龙头的形状,用以衔门环。用铜或镀金做的叫金铺,用银做的叫银铺。
(1)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勤政楼,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从军行?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①,无那②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注:①羌笛:羌族竹制乐器。②无那:即无奈。
小题1:从体裁上看,王昌龄的诗属于?①?杨炯的诗歌属于?②?,从意象的选取上,两首诗都选取了?③?意象。(3分)
小题2:请指出这两首诗共同运用的表现手法,并简析它们的情感。(4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王维
寂莫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后四句写出来怎样的景与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