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一)
2019-06-28 17:52:28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旗亭画壁
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
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贳(shì买)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避席限映,拥炉火以观焉。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人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
俄而一伶,拊节而唱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之曰:“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之曰:“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下里巴人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倘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而俟之。须臾,次至双鬓发声,则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成万仞山。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涣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人谐笑。
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诣曰:“不知诸郎君何此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竟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三子从之饮醉竟日。
[唐]薛用弱《集异记》卷二
[注]旗亭:即酒楼,悬旗为酒招,故称。
8.下列划等号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寻续而至?寻:寻找
B.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讴:唱歌
C.田舍奴,我岂妄哉!?妄:狂妄
D.诸伶不喻其故?喻:明白
9.下列每组中加点匠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适则引手画壁曰
控蛮荆而引瓯越
B.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
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
C.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
即捕得二三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D.黄河远上白云间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2,4,6


?
10.对上面文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作为唐传奇,已经抛弃了六朝志怪“列异”“搜奇”的特性,转而记叙活生生的现实人物,虽可能有虚构成分,但叙述婉转,对话生动,细节传神。
B.本文第一段,点明时间、人物及社会背景。借诗人相同的际遇和生活情趣来作为小说的切入点,可以看作是小说的序幕。
C.本文借旗亭小饮、围炉听乐、赌唱书壁等情节突现了文人的洒脱、诙谐和傲世,其中也不免流露出失路之人怀才不遇的悲哀。
D.本文引入三诗人的四首绝句,不仅使之成为小说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强化了小说的艺术内涵,让人读来情趣盎然。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於市。其妻不识也。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於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於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於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女为说己者? 容:打扮
B.于是襄子乃豫让曰? 数:列举罪过,指责。
C.范、中行氏皆众人我?遇:对待
D.则虽死不? ?恨:仇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士知己者死? ②军中无以
B.①漆头以为饮器? ②吾还也
C.①襄子喟叹息而泣曰?②项王默不应?
D.①使使持衣与豫让? ②今得闻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豫让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残身苦行,宁愿使自己变得面目全非,也要为智伯报仇,显示出豫让做人的基本准则。
B.豫让信奉“士为知己者死”的人生信条,范、中行氏待他一般,但智伯对他有知遇之恩,所以他只想方设法为智伯复仇。
C.赵襄子没有被豫让杀死,是因为时刻提防,防范严密。豫让每次行刺都费尽心机,但都被赵襄子及时识破,而且当场被捉拿。
D.豫让为了报智伯之仇可谓执著,是一个轻己之生死,事主无二心的“大义”之人。对于这种“义”,赵襄子也是赏识的。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
译文:?
(2)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
译文:?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译文:?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译文:?



3、单选题  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将军身坚执锐——被:蒙受,覆盖
B.一日昼寝帐中,落于地——被:被子
C.屈原至于江滨,发行吟泽畔——被:披散,散开
D.秦王复击轲,八创——被:遭受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
张汤者,杜人也。其父为长安丞,出,汤为儿,守舍。还,而鼠盗肉,其父怒,笞汤。汤掘窟,得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①。并取鼠与肉,具狱②磔③堂下。其父见之,视其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父死后,汤为长安吏,久之。
周阳侯始为诸卿时,尝系长安,汤倾身为之。及出为侯,大与汤交,遍见汤贵人。汤给事内史,为宁成掾,以汤为无害,言大府,调为茂陵尉,治方中。
武安侯为丞相,征汤为史,时荐言之天子,补御史,使案事。治陈皇后蛊狱,深竟党与。于是上以为能,稍迁至太中大夫。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务在深文,拘守职之吏。已而赵禹迁为中尉,徙为少府,而张汤为廷尉,两人交欢,而兄事禹。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毋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情,孤立行一意而已。见文法辄取,亦不复案,求官属阴罪。汤为人多诈,舞智以御人。始为小吏,乾没④,与长安富贾田甲、鱼翁叔之属交私。及列九卿,收接天下名士大夫,己心内虽不合,然阳浮慕之。
(选自《史记·酷吏列传》)
注:①? 迅鞫(jū)论报:反复审讯,定罪判决。② 具狱:定案。③ 磔(zhé):古代的一种酷刑,分裂肢解尸体。④ 乾没:谋私利,或侵吞他人财物。
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劾鼠掠治? 劾:揭发罪状
B. 汤给事内史? 给事:供职
C. 两人交欢,而兄事禹? 兄事: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
D. 公卿相造请禹? 造:就
8.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汤倾身为之? 均之二策www.jk.zy.w.com
B. 于是上以为能? 以诛错为名
C. 始为小吏? 临江王既为书谢上
D. 而张汤为廷尉? 秦强而赵弱
9.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4组,能说明张汤“阿上弄权”的一组是( )。
① 劾鼠掠治,传爰书。② (周阳侯)尝系长安,汤倾身为之。
③ 治陈皇后蛊狱,深竟党与。 ④ 两人交欢,而兄事禹。
⑤ 务在深文,拘守职之吏。 ⑥ 见文法辄取,亦不复案。
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 ③④⑥ D. ②④⑥
10. 下列对原文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汤看守家舍疏忽大意,以致肉被老鼠偷吃而遭父亲鞭打。于是张汤掘洞取证,审鼠施刑。这一模拟刑狱审案的举动暗示其后来所形成的酷吏的性格。
B. 张汤善于政治投机,他以周阳侯为仕途升迁的突破口,为其解困纾患,因此得以结交显贵大夫,为他日后官场升迁、飞黄腾达铺平道路。
C. 张汤交游甚广,先后结识了周阳侯、宁成、武安侯、赵禹、田甲等,并得到他们的赏识和重用。张汤的升官过程,实际上就是一部依附显贵而攀爬权力高峰的发迹史。
D. 张汤私交富贾,贪赃侵财;收接名士,沽名钓誉。为人狡诈而多权谋。张汤从长安小吏到位列九卿的升官经历,既说明其机变擅权的手段高明,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的恶劣风气。
11. 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其父见之,视其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出为侯,大与汤交,遍见汤贵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收接天下名士大夫,己心内虽不合,然阳浮慕之。(3分)



5、阅读题  万章问曰:“敢问友。”
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献子①,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虽小国之君亦有之。费②惠公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非惟小国之君为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晋平公之于亥唐③也。’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虽蔬食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也。然终于此而已矣。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士之尊贤者也,非王公之尊贤也。舜尚④见帝,帝馆甥⑤于贰室,亦飨舜,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用⑥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孟子·万章》)
①孟献子:鲁国大夫仲孙蔑。②费:春秋时小国,旧地在今山东鱼台西南费亭。③亥唐:晋国人。晋平公时,朝中多贤臣,但亥唐不愿为官,隐居穷巷,平公曾对他“致礼与相见面请事”,非访敬重。)④尚:同“上”。⑤甥:古时称妻子的父亲叫外舅,所以,女婿也称“甥”,舜是尧帝的女婿。⑥用:以
小题1:下面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       然:这样
B.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     事:求我办事
C.虽蔬食菜羹,未尝不饱      蔬:通“疏”,粗糙
D.亦飨舜,迭为宾主        飨:给……吃东西

小题2:下面几组句子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其三人,则予忘之矣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B.则不与之友矣       秦人不睱自哀,而后人哀之
C.虽小国之君亦有之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D.吾于子思,则师之矣    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小题3: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孟献子,百乘之家也
B.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
C.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
D.是天子而友匹夫也
小题4:下面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平公对亥唐以朋友之道对之,亥唐粗茶淡饭招待他,他也一定吃饱。
B.费惠公和子思、颜般、王顺、长息等人的关系不同,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同。
C.孟献子与乐正裘、牧仲等五人做朋友,就抛弃了自己的家。
D.尧与舜是翁婿关系。但他们日常相处也像朋友一样,经常互相招待。
小题5:翻译下面句子(9分)
(1)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4分)
(2)用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5分)
小题6:谈谈你对孟子所说的交友之道的理解。(3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古代诗歌鉴..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