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一)
2019-06-29 17:55:17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丰乐亭游春(其三)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这首诗写了暮春怎样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人对此怀着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归至武阳渡作①
刘克庄
夹岸盲风扫楝②花,高城已近被云遮。
遮时留取城西塔,篷底归人要认家。
[注]①此诗写的是诗人将抵家时的情景。②楝:音liàn,落叶乔木。
【小题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扫”字的妙处。(2分)
【小题2】全诗是如何抒发感情的?请简要分析。(4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潘阆写的这首宋词《酒泉子》和南宋词人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潮》中写涨潮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潘阆
忆现潮,满郭(1)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2)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注释:(1)郭:外城。(2)几:几回。)
《闻鹊喜·吴山观潮》周密
海水天碧,染就一江秋色。鳌(1)戴(2)雪山龙起蛰(3),快风吹海立。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注释:(1)鳌:传说中海中的神龟。(2)戴:头顶着。(3)蛰:动物冬眠、蛰伏。)
试与潘词中画线的句子作比较,说明你更喜欢哪首词的描写,为什么?



4、阅读题  阅读下列两首词,完成试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两首词都写到了“梅”,请分别归纳概括“梅”的特征。
?
(2)两首词借梅的形象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
?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咏物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食笋呈座中 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片心。
◎诗人在初次吃笋时产生了哪些联想?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感慨?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