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A.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B.伍员貌忠而实忍人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C.越其可逆天乎倔生下,故久立与其客语 D.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B
小题1:⑴我听说勾践吃饭不上两样好菜,能和老百姓同甘共苦。
⑵伍员表面上忠诚,实际上却是个狠心肠的人,他对自己的父兄都不顾,怎能关心大王呢?
本题解析:
小题1:让:责备。
小题1:两个“以”均为连词,连接方式、手段与目的,“来”“用来”。(A项中前“乃”为副词,“于是,就”;后“乃”为判断动词,“是”。B项中前“而”为转接连词,“然而、可是”;后“而”为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地”“着”。C项前“其”为副词,表反诘,“岂、难道”;后“其”为代词,“他的”。
小题1:A项前句是伍员的忠言直谏,后句是吴王的使者公孙雄向越王求和的话;C项前句是太宰嚭向吴王进谗言说的话,后句是范蠡的忠言直谏;D项前句是伍员失信于吴王以后所说的话,是对吴国前途的一种预测,并非谏言;后句是范蠡在越王犹豫时所说的话,是犯颜直谏。
小题1:吴王并非自始至终听信太宰嚭的谗言。太宰嚭等进谗言,“王始不从,乃使子胥于齐”,后来听说伍员“托子于鲍氏”,才大怒。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关键点:⑴食、重、句意各一分。⑵貌、忍、安能各一分。
附:参考译文?
吴王要讨伐齐国。伍子胥劝阻说:“不行。我听说勾践吃饭不上两样好菜,能和老百姓同甘共苦。这个人不死去,一定会成为吴国的祸根。吴国有了越国,是心腹大患;齐国对于吴国,只是像疥癣一样的小病。希望大王放弃出兵齐国,先去进攻越国。”吴王不听,就去讨伐齐国,打败齐军于艾陵,俘虏子齐国的高张和国夏而回。吴王责怪伍子胥。伍子胥说:“大王不要太高兴了!”吴王发怒,伍子胥想要自杀,吴王听到后制止了。伍子胥说道:“君王不听我的规劝,三年后,吴国恐怕要成为一片废墟!”太宰伯嚭听了这话,就多次跟伍子胥争论对付越国的策略,他还趁机(在吴王面前)说伍子胥的坏话:“伍员表面上忠诚,实际上却是个狠心肠的人,他对自己的父兄都不顾,怎能关心大王呢?大王以前打算讨伐齐国,伍员极力劝阻,结果有战功,因此反而怨恨大王。大王如果不防备伍员,伍员一定会作乱。”后来太宰伯嚭和逢同串通一气,在吴王面前进伍子胥的谗言。吴王开始不相信,于是派伍子胥出使齐国。(不久)吴王听到了伍子胥把儿子托付给齐国的鲍牧教养,才大发怒火说:“伍员果真欺骗我!”(待到伍员)完差返回吴国,吴王派人赐给他一把“属镂”剑来让他自杀。伍子胥大笑说:“我助你父亲称霸,又拥立你,你当初想要分半个吴国给我,我没有接受,没过多久,如今你反而听信谗言诛杀我。唉,唉!你一个人必定不能独自立国。”并告诉使者说:“一定要挖取我的眼珠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上,用来观看越军的入城!”这时,吴王任用太宰伯嚭执政。
这以后四年,越国再次讨伐吴国。吴国的士兵和民众疲惫不堪,精锐部队都在和齐、晋的战争中牺牲。而越国大破吴国,越国于是又把吴王围困在姑苏山上。吴王派公孙雄裸露肢体,跪地前行,向越王求和说:“失势无援的臣子夫差冒昧地吐露心里话,以前曾在会稽得罪了您,当年我不敢违背您的命令,能够和您讲和,放您回去。现在君王高抬贵足来惩罚空困的臣子,穷困的臣子绝对听从您的命令,想来(您)也会像(我)当年在会稽对您一样饶恕我的罪过吧?”勾践下不了狠心,想答应他。范蠡说:“会稽的事,上天把越国赐给了吴国,而吴国不去拿它。今天,上天把吴国赐给了越国,越国难道可以违背天意吗?况且,君王一大早就上朝,很晚才休息,不就是为了吴国吗?谋划了二十二年的事,一旦要放弃它,可以吗?况且上天赐予而不接受,会要受到上天的惩罚。《诗经》上说:‘砍伐一个新的斧柄,它的样子就在手头’,您忘记会稽的灾难了吗?”勾践说:“我想听您的话,但我实在不忍心如此对待他的使者。”范蠡便击鼓进兵说:“君王已经把政事委托给管事的我了。(吴国)使者赶快离开,如果您不这样就将获罪!”吴国的使者流着泪走了。勾践怜悯他,就派人对吴王说:“我把您安置到甬东,统治一百户人家。”吴王辞谢说:“我老了,不能服事君王了!”于是自杀。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与元微之书①
白居易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②,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云:危慑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③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
(选自《白氏长庆集》,有删节)
[注]①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微之,即元稹,为白居易好友,当时被贬为通州司马。 ②牵挛乖隔,指各有拘牵,不得相见。 ③余习,这里指作诗的习惯。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生几何,离阔如此? 阔:宽广
B.形骸且健,方寸甚安 方寸:指心绪
C.又有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提挈:扶助
D.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殚:尽,全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且置是事,略叙近怀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C.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流水周于舍下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居易与元稹友情深厚,如胶似漆,却相距遥远,如处胡越。别久思切,所以悲叹人生苦短,未来不可预测,命运无力改变,深感凄楚无奈。
B.白居易叙写读到元稹病危时写给他的书信,吟诵元稹病中“闻君谪九江”时所写的诗作,这既表达了对元稹病况的担忧,又体现了二人是患难相扶的知已。 ,
C.自居易倾吐了贬官后的三泰:亲人团聚,衣食自给,山水胜绝。将困窘生活诗意化,既表现了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也表现了惟恐好友“忧望”的良苦用心。
D.白居易夜深不寐,赠诗元稹,以往昔之富贵反衬今日之沦落,以“笼鸟槛猿”喻自己和好友遭贬的困顿处境,表现出宦海浮沉、相见无期的失意抑郁之情。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 (3分)
(2)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1)这样的诗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更何况我的心境呢!(或意译为:何况我处在这样的心境中呢!)(3分)
(2)不久前还牵挂的家人,现在都在眼前了,能够同寒暖共饥饱。(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阔:久远
小题1: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A.如同,像;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B.副词,相当于“暂且”;副词,相当于“将”“将要”。D.介词,表示处所,可译为“在”;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小题1:“表达了对元稹病况的担忧”有误,应为“表达了对元稹信任和关怀自己的感激”
小题1:(1)其中“尚”1分,“闻”1分,“仆”1分(2)每句1分
附参考译文:
四月十日夜,乐天对您诉说:
微之啊微之!见不到您的面已经三年了,收不到您的信快要两年了,人生有多少时光,我和您竟这样长久离别?何况把如胶似漆般紧密相连的两颗心,分放在南北相隔的两个人身上,彼此上前不能相聚,退后不能相忘,牵制隔离,各自都要白发满头了。微之啊微之,怎么办啊怎么办!天意造成这种际遇,对此怎么办呢!
我刚到浔阳时,熊孺登来访,我收到您前年病重时写的一封短信,信上说:病危时,没有时间顾及其他事,只收集了一些文章,封起来,在它上面题字:“日后送交白二十二郎,就请用它代替我的书信。”悲伤啊,微之对待我的情意,就是像这样的深厚啊!又看到您寄来的听说我被贬官的诗写道:“灯油将尽,灯火将灭,映照得人影摇摇晃晃,在这样的夜晚听说您被贬谪到九江。将近死亡的我,在病中惊起而坐,看着夜风吹着冷雨进入寒窗。”这样的诗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更何况我的心境呢!到现在每吟诵起来,还是悲伤不已啊。
暂且放下这事,大致谈谈我近来的心境。我自从到了九江,已经过了三年。身体还算健康,心情很平静。至于家里的人,幸好都没有什么疾病。我大哥去年夏天从徐州来到这里,还有弟妹六七人互相扶助一同来了。不久前还牵挂的家人,现在都在眼前了,能够同寒暖共饥饱,这是第一件安适的事。江州气候渐渐凉爽了,当地很少有瘴气引发的疾病。湓江的鱼很肥美,江州的酒极醇美。其他的食物,大多类似北方。我家的人口虽然不少,司马的俸禄虽然不多,但只要酌量收入,节俭用度,也可以自给自足。身上穿的衣服,口中吃的食物,暂且还不用求助他人,这是第二件安适的事。我去年秋天开始游庐山,到东林寺、西林寺之间的香炉峰下,看见飞云、流水、清泉、怪石,美妙绝伦,天下无双,非常喜爱,留连忘返。于是在这里建造草堂一座,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树,千余竿修长的竹子。青色的藤萝爬满墙垣,洁白的石块铺着桥面。流水环绕在草堂之下,飞泉洒落在屋檐之间,红色的石榴,白色的莲花,分别生长在石阶下,水池中。大致如此,不能详尽记述。每次我独自前往,动不动一位就是十天。一生爱好的东西,全在这里了。不仅忘记回家,简直可以在此度过一生。这是第三件安适的事。想到您很久没有得到我的书信,一定更加担忧和盼望,现在特意记下这三件安适的事先作呈报,其余的事情,我以后逐件写信告知您吧。
微之啊微之!写这封信的夜晚,我正坐在草堂中对着山的窗下,随手拿笔,随意乱写。写好信封的时候,不知不觉天快亮了。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中的僧人,有的坐着,有的睡着。又听到山上谷中传来猿猴的哀号和禽鸟的鸣叫。平生老朋友,离我万里,一时间世俗的思虑,此时突然产生。我被作诗的习惯牵动,写成了三韵六句诗:“回忆从前写好给你的书信的夜晚,是在天色欲明时的金銮殿后。今夜写好书信又在何处?在庐山草堂拂晓的孤灯前。虽然身似笼中的鸟、栏里的猿,但都还未死,不知人世问你我相见是在何年!”微之啊微之!今夜我的心情,您知道吗?乐天叩首。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