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一)
2019-07-03 20:55:51
【 大 中 小】
1、阅读题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的题。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下列各项中,加粗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氓:民 B.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强大 C.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向时:先前 D.然秦以区区之地/区区:表示数量少 2.下列各项中,加粗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B.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C.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申之以孝悌之义 D.然后以六合为家/以五十步笑百步 3.下列各项中,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语言独具特色,如辞赋一般,辞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句与排比句,又多用长句,句子短长相间,读来朗朗上口。 B.文章最后一段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能力、军队的素质和装备四方面将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进行对比,指出后者远不如秦的力量强大,结局却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C.文章先叙述史实,说明秦由兴到衰的过程,再列举大量的事实进行论证,最后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收到了水到渠成之功,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D.全文在叙述的基础上,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申诉了作者关于治国应施行仁义的主张。作者的目的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鉴,施行仁义,以免重蹈秦朝的覆辙。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张既字德容,冯翊高陵人也。太祖为司空,辟,末至。魏国既建,出为雍州刺 史。从征张鲁,别从散关入讨叛氐,收其麦以给军食。鲁降,既说太祖拔汉中民数 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是时,太祖徙民以充河北,陇西、天水、南安民相恐动,拢扰 不安,既假三郡人为将吏者体课,使治屋宅,作水碓①,民。遂安。 文帝即王位,初置凉州,以安定太守邹岐为刺史。张掖张进执郡守举兵拒岐,黄华、麴演各逯故太守,举兵以应之。既进兵为护羌校尉苏则声势,故则得以有功。凉州卢水胡伊健妓妾、治元多等反,河西大扰。帝忧之,乃召邹岐,以既代之。遣护军夏侯儒、将军费曜等继其后。既至金城,欲渡河,诸将守以为“兵少道险,未可深入声等锋还士奔?戴余同乃送入”。既曰:“今武威危急,赴之宜速。”遂渡河。贼七千余骑逆拒军于鹯阴口,既扬声军由鹯阴,乃潜由且次出至武威。胡以为神,引还显美。既已据武威,曜乃至,儒等犹未达。既劳赐将士,欲进军击胡。诸将皆曰:“士卒疲倦,虏众气锐,难与争锋。”既日:“今军无见粮,当因敌为资。若虏见兵合,退依深山,追之则道险穷饿,兵还则出侯寇抄。如此,兵不得解。”遂前军显美。胡骑数千,因大风欲放火烧营,将士皆恐。既夜藏精卒三千人为伏,使参军成公英督千余骑挑战,敕使阳退。胡果争奔之,因发伏截其后,首尾进击,大破之。 酒泉苏衡反,与羌豪邻戴及丁令胡万余骑攻边县。既与夏侯儒击破之,衡及邻戴等皆降。遂上豌请与儒治左城,筑鄣塞,置烽候、邸阁以备胡。西羌恐,率众二万余落降。其后西平麴光等杀其郡守,诸将欲击之,既日:“唯光等^造**,郡人未必悉同。若便以军临之,吏民羌胡必谓国家不别是非,更使皆相持著,此为虎傅翼也。”乃檄告渝诸羌:为光等所诖②误者原之;能斩贼帅送首者当加封赏。于是光部党斩送光首,其余成安堵如故。 既临:州十余年,政惠著闻。黄初四年薨。 (选自《三国志》卷十五) 【注】①水碓(dud:古代用水力舂米的设备。②诖(guà):欺。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掖张进执郡守举兵拒岐拒:抵御。 B.乃潜由且次出至武威潜:潜伏。 C.敕使阳退阳:假装。 D.郡人未必悉同悉:全,都。
|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张既采取的巩固边防的措施的一项是? (? ) ①既说太祖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 ②既假三郡人为将吏者休课,使治屋宅,作水碓 ③黄华、鞠演各逐放大守,举兵以应之 ④因大风欲放火烧营,将士皆恐 ⑤遂上疏请与儒治左城,筑鄣塞,置烽候、邸阁以备胡 ⑥乃檄告渝诸羌:为光等所诖误者原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⑥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既在太祖做司空的时候,曾征召他做官,但他没有去。魏国建立后,去征讨张鲁,太祖移民充实河北地区,人民恐惧骚动,扰攘不安,张既采取措施,给予安抚,民心安定。
B.当时,由于凉州、卢水一带的羌族部落纷纷反叛,致使河西一带遭到严重骚扰,文帝十分担忧。于是便召来邹岐替代张既的现有职务,而让张既专门统军平定叛乱。
C.酒泉郡的苏衡谋反,同时串通羌族的豪强邻戴等少数民族一万多人马攻打边境各县,张既同夏侯儒带领军队前往迎击,大败敌人,致使苏衡、邻戴等头目投降。
D.张既在少数民族聚居且没有完全归化、动乱频仍的地方任职二十多年,其间他因地制宜实施了许多好的政策,效果显著,影响广泛。黄初四年去世。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室十有二楹
B.燕坐于华堂之上
C.籍柔覆温之躯
D.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陆贾者,楚人也。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他①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他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他魋结②箕倨见陆生。陆生因进说他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在真定。今足下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桀并起,唯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羽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彊。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略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王先人冢,夷灭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则越杀王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他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问曰:“我孰与皇帝贤?”陆生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彊楚,为天下兴利除害。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轝,万物殷富。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间,譬若汉一郡,王何乃比於汉!”尉他乃大说陆生,留与饮数月。陆生卒拜尉他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怿而有惭色,乃谓陆生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徵,凡著十二篇。及孝文帝即位,欲使人之南越。陈丞相等乃言陆生为太中大夫,往使尉他,令尉他去黄屋称制,令此诸侯,皆如意旨。陆生竟以寿终。
(节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注:①尉他:汉初,赵他为南越尉,所以称为“尉他”。②魋(zhuī)结:同“椎髻”,即束扎起一小撮像椎状的发髻。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陆贾通晓国家治乱之道的一组是?(?)
①譬若汉一郡,王何乃比于汉
②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③皇帝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
④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⑤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
⑥令尉他去黄屋称制,令比诸侯,皆如意旨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贾虽然只是汉高祖手下的一个门客,但由于他能言善辩,口才出众,因此常常被委派出使各个诸侯国。
B.陆贾在出使南越规劝南越王尉他归顺刘汉政权时,做到了既动之情,又晓之以理,因此得到了尉他的信服与敬重,最终顺利地完成了使命。
C.陆贾通晓国家治乱之道,敢于直言进谏。他对汉高祖只重武功轻视文治的思想进行了劝谏,结果引起了高祖的忌恨,后来他便写文章来总结经验教训,供皇上作为治国的参考。
D.孝文帝初年,陆贾在陈丞相等人的推荐下出使南越,成功地劝说尉他中止僭越行为,服从中央管理。陆贾最终以高寿辞世。
小题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
(2)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5、写作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08山东卷)
【小题1】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治长》)
古来圣贤皆寂寞, 。 (李白《将进酒》)
【小题2】江畔何人初见月?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
【小题3】知我者,谓我心忧; , 。 (《诗经·黍离》)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 (苏洵《六国论》)
【小题4】君子生非异也, 。 (《荀子·劝学》)
弦弦掩抑声声思, 。 (白居易《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