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2019-12-28 08:56:32
【 大 中 小】
1、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告子认为人性好比水要东就东,要西就西很不稳定特性,不好分善不善。 B.孟子认为人性如水都是往下流一样,都是善的。 C.孟子进一步认为水被阻等是因为外力的作用导致变化,这不是水的本性,反驳了告子的人性不分善与不善的观点。 D.孟子的人性观点就是后来人《三字经》的开头“人之初,性本善”观点。
| 2.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分析。
参考答案: 1.A 2.运用了比喻论证方法,两人都用水比喻人性,告子认为人性就像水流不分向东向西一样不分善与不善;孟子认为人性如水没有不向下流的因此人性没有不善。
本题解析: 1.A(不是“要东就东,要西就西很不稳定特性”) 2.告子说:“性犹湍水也”,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先找到二人的共同点,再分析。 【译文】 告子说:“人性好比湍急的水,在东边开个口就往东流,在西边开个口就往西流。人性本来就不分善与不善,就像水流本来不分向东向西一样。” 孟子说:“水流确实是本来不分向东向西的,难道也不分向上向下吗?人性的善,就好比水朝下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水,拍打一下叫它飞溅起来,也能使它高过人的额头;阻挡住它叫它倒流,可以使它流到山上。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是形势导致这样的。人之所以可以使他变得不善,他本性的改变也正像这样。”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子谓颇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迷而》) 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公孙衍张仪章》) 小题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用之则行,舍之则哉,惟我与尔赴有夫!(3分) 译: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3分) 译: 。 小题2:根据以上两段内容,简要谈谈孔孟二人的处世态度。(4分) 答: 。
参考答案: 小题1:(1)任用我,我就推行自己的主张;不任用我,我就退隐。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这样吧! (2)(如果)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就)和天下百姓一起实行自己的抱负;(如果)不能实现自己的走向,(就)走自己的路。 小题2:孔子和孟子都希望通过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孔子认为,如果自己不被国君任用,就光养晦,安贫乐道;而孟子认为,如果自己不得志,就独自践行,守道不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文学常识填空: 1.《烛之武退秦师》选自《 》,它是我国古代 部 体史书,和《 》、《 》合称春秋三传。 2.《荆轲剌秦王》选自《 》。文中两个最精彩的场面是 和 。 3.鲁迅称赞 著的 是“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的体例分为 、 、 、 、 五个部分。
参考答案:1.左传 第一部 编年 公羊传 谷梁传 2.战国策 易水送别和廷剌秦王 3.司马迁 史记 本纪 世家 列传 表 书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组加粗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救护,卫护 直夜溃围南出——突破 B.谒入,吕公大惊——名帖 南绝幕,遇右将军——横渡 C.上服度则六亲固——遵循 偶语者弃市——配合,辅助 D.时不利兮骓不逝——奔驰 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应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户盈罗绮(充满)?羌管弄晴(在晴空中飘荡) ?都门帐饮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图将(画出来) B.多情自古伤离别(为……伤心)?更那堪(忍受) ??雄姿英发(雄伟姿容,英气勃发)??经年(过去的一年) C.一尊还酹江月(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已而(不久) ?遥岑远目(眺望远处的山岭)?吟啸(吟咏长啸) D.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英雄业绩)?仓皇(惊慌失措) ?独自怎生得黑(怎么,怎样)?憔悴损(枯萎,凋零殆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