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1-16 13:16:4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度。绍兴二年,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簿,复命兼贺州学事。学故有田舍,法罢归买马司,登请复其旧。守曰:“买马、养士敦急?”登曰:“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旦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守曰:“抗长吏耶!”曰:“天下所恃以治者,礼义与法度尔,既两弃之,尚何言!”守不能夺,卒从之。满秩,士民丐留不获,相率馈金五十万,不告姓名,白于守曰:“高君贫无以养,愿太守劝其咸受。”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授静江府古县令,道湖州,守汪藻馆之。藻留与修《徽宗实录》,固辞,或曰:“是可以阶改秩。”登曰:“但意未欲尔。”遂行。广西帅沈晦问登何以治县,登条十余事告之。晦曰:“此古人之政,今人诈,疑不可行。”对曰:“忠信可行蛮貊,谓不能行,诚不至尔。”豪民秦琥武断乡里,持吏短长,号“秦大虫”,邑大夫以下为其所屈。登至,颇革,而登喜其迁善,补处学职。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琥怒,谋中以危法。会有诉琥侵贷学钱者,登呼至,面数琥,声气俱厉,叱下,白郡及诸司置之法,忿而死,一郡快之。
  帅胡舜陟谓登曰:“古县,秦太师父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登曰:“桧为相亡状,祠不可立。”舜陟大怒,摭秦琥事,移荔浦丞康宁以代登,登以母病去。舜陟遂创桧祠而自为记,且诬以专杀之罪,诏送静江府狱。舜陟遣健卒捕登,属登母死舟中,藁葬水次,航海诣阙上书,求纳官赎罪。故人有为右司者,谓曰:“丞相①云尝识君于太学,能一见,终身事且无忧,上书徒尔为也。”登曰:“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既而中书奏故事无纳官赎罪,仍送静江狱。登归葬其母,讫事诣狱,而舜陟先以事下狱死矣,事卒昭白
  登谪居,授徒以给,家事一不介意,惟闻朝廷所行事小失,则颦蹙不乐,大失则恸哭随之,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其学以慎独为本,有《东溪集》行世。
  注:①丞相,指秦桧。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守不能,卒从之——夺:夺取
B.登十余事告之——条:分列项目、条目
C.而登喜其善——迁:变
D.航海诣上书——阙:朝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高登刚直不阿的一组是(???? )
①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
②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日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
③忠信可行蛮貊,谓不能行,诚不至尔。
④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
⑤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
⑥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登兼任贺州学事一职时,力劝上司恢复州学的田舍;任期结束后,他把百姓馈赠的钱财又投放在州学的建设中,可见他对学校教育的重视。
B.上任古县县令的途中,湖州太守汪藻挽留高登一起修订《徽宗实录》,并告诉他这是可以借此升官的好事,但高登却坚决予以回绝。
C.在古县任职期间,高登因不满秦桧的所作所为,拒绝为给秦桧立祠,因而得罪上司。上司就借他处置秦琥一事诬陷他,他又不肯媚俯权贵,终致入狱。
D.高登被贬官闲居期间,靠教授学生维持生计,但他的注意力却丝毫不在生计上,还是一如既往为国事担忧,连死前的遗言都是国家大计。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县,秦太师父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归葬其母,讫事诣狱,而舜陟先以事下狱死矣,事卒昭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
2.B
3.B
4.(1)高登想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举酒属客?
B?.王回深父?
C.后之视今,由今之视昔?
D.而卒莫消长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弃甲曳而走——兵:兵器
B.南取汉中,西巴蜀——举:发动
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清楚
D.余其能行古道——嘉:赞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7分)

小题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这段语录讲了君子的一种什么样的境界?(2分)
?????????????????????????????????????????????????????????????????
(2)你怎样理解孔子在这里所讲的“仁义”与“富贵”的关系?(2分)
?????????????????????????????????????????????????????????????????

小题2:孔子的教育思想,最注重的是人格教育。他认为教育要培养人做“君子”,向“圣人”奋斗。他认为最高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其次是“君子”。“圣人”的最大特点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这确实是一个很高的人格理想,如果人能达到这个境界,那么,他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管理一个单位,还是做一个平头百姓,他做事就不会只是想着自己。人人都能这样,这个社会就会和谐。
从这两段文字看,孔子认为“君子”和“圣人”的区别是什么?(3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1)坚守仁义、安贫乐道的人生境界。(2)仁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所以它讲述了坚守仁义、安贫乐道的人生境界。
点评:解答本题首先还是要能理解句子的含义,只有能准确翻译出句子,才能准确把握里面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把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谈自己的观点。
小题2:试题分析:“圣人”的最大特点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也就是说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最高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其次是“君子”,那么君子就是比圣人稍微次一些,达于修身的境界,做个好人也就行了。
点评:本题探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的人格教育,我们要抓住他的两个关键的句子就可以了,一个是“圣人”的最大特点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一个是他认为最高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其次是“君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3分)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小题1:注释下列划线的词。(3分)
①七月既望?????????????②正襟???????????③江陵?????????????
小题2:下列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凌万顷茫然哀吾生须臾
B.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寄蜉蝣天地
C.扣舷歌之抱明月长终
D.其声呜呜何为其
小题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中,作者向我们展示出了一种与客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吟诗诵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的感觉,是一种从大自然中求得精神解脱、轻松豁达的“乐”。
B.作者借助夸张,借箫声的感人力量,并运用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音调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C.客通过古今对比,人生短暂与自然无穷对比,理想与现实对比,为人生感到悲哀。
D.本赋运用的主客对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与客一般理解为作者一人的化身,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积极和消极的心态。
小题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2)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参考答案:
小题1:①望 :农历每月十五。?②危:端正。 ③下: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望”,农历每月十五,还要记住“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朔”,农历每月初一,“晦”,农历月末;“危”端正,成语“危言危行(正直的话,正直的行动)”;“下”,名词作动词,攻下。
点评:这种题型要求学生要对所学的课本知识烂熟于心,只有这样才能举一反三,对课外的文言文才有可能推敲做对。
小题2:
试题分析:C连词,表修饰。A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取独;B介词,被/介词,在;D形容词词尾,……的样子/指示代词,这样
点评:这种题型要求学生吃透教材,对教材中一些典型的句子要牢记于心,通过对比归纳,把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掌握住,这样才能在高考中稳操胜券。
小题3:
试题分析:此时的“乐”并未求得解脱,直到文章最后作者才归于豁达乐观。
点评:这一考点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它是指对文言文中的信息进行提炼,对所述的事件或所说的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它要求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的基础上,梳理句语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情理辨清主要的信息、次要的信息,从而明确文章的主旨,做出正确的判断。
小题4:
试题分析:注意“浩浩(广阔浩瀚)”“冯虚(凭空乘风)”“酾酒(斟满酒)”“固(本来)”的解释,注意宾语前置句“今安在哉(在哪里)?”的翻译。
点评:这种题型应该在掌握文言实词虚词活用特殊句式等基础上正确理解本句话的意思,结合上下文翻译出。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文言文阅读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