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中夜起望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声。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这首诗的诗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本诗意境,分析“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诗眼是“寂寞”。
(2)反衬手法。用“泉响”“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
精??卫①???顾炎武②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注】①精卫:古代神话中记载的一种鸟。相传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溺水而死,死后化身为鸟,名叫精卫,飞到西山衔木石以填东海。②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曾参加昆山抗清义军。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问精卫:万事皆有不平,你何必目空一切,自讨苦吃,以微小的身躯衔木填海不止?
B.五至八句精卫回答:我誓要填平东海,纵然力竭身沉,也绝不改变,大海不平,心无绝期。
C.诗歌前八句采用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明确地揭示了精卫矢志平海、不惜捐躯的崇高精神。
D.诗歌末三句感叹西山衔木之鸟虽多,可是那些鹊、燕之类来来去去,却都只是为自己做窝。
②这首诗结尾处刻画了鹊、燕等众鸟的形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①(3分)A
②(4分)诗中刻画了鹊、燕等众鸟来去纷扰
本题解析:(“目空一切”有误,“空”在此处意为“白白地”)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注释]①风尘:指社会动乱。此句意为在动乱年代,不知后会何期。
小题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全诗围绕“悲”字展开,结合全诗说说诗人写了哪几种悲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首联和颔联,借景抒情(哀景写哀情、烘托),借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思路为什么手法+什么景+抒什么情,一定要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小题1: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章。卢纶、李端,同列“大历十才子”,离乱伤别,故人情深。此诗以一个“悲”字贯串全篇。
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气氛,从衰草落笔,时令当在严冬。郊外枯萎的野草,正迎着寒风抖动,四野苍茫,一片凄凉的景象。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故人,自然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直、刻露,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此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舟中二首(其一)①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小题1: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4分)
小题2: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比喻和夸张。将迅猛的风浪夸张的比作瞬息千里的
本题解析:
小题1:第三、四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比喻和夸张,手法2分,具体解说2分,作用2分
小题1:答情感要注意题干中的“简要分析”,要注意关键词“恶风”“黄流” “空荒”“待残更” “今头白”,答对1点2分,答对3点得满分,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
元·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倚杖立云沙,回首见山家。
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小题1: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有人说用得很好,请说说好在何处?(5分)
小题2: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怎样的心境?(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好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前四句由文描写山高云深的景色。高山之上,云雾缭绕,山色因云彩的飘忽不定而忽明忽暗,忽隐忽现,云彩则因山的高低不同而有上有下,错落分布。这种在自然赋予的奇特景色,在作者笔下得到了生动表现。
小题2:曲中有两个关键词——“眠”“戏”。“眠”写野鹿在山草中悠闲卧睡的神态;“戏”写出猿在野花中欢跳嬉戏的状态。构成了一幅恬静、平和、有动有静的画面。表现了作者陶醉云山,恬然自得的隐后生活情趣。
点评:本题从曲子的语言和情感两个方面进行考查,这是诗歌鉴赏中的常考点。本题的第一小题难度不大,是一道典型的炼字题,学生只要掌握了答题的思路和格式,应该比较容易解答。第二小题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本题要求考生深入阅读,真正理解了本诗,才能准确答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