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中夜起望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声。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这首诗的诗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本诗意境,分析“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
精??卫①???顾炎武②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注】①精卫:古代神话中记载的一种鸟。相传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溺水而死,死后化身为鸟,名叫精卫,飞到西山衔木石以填东海。②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曾参加昆山抗清义军。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问精卫:万事皆有不平,你何必目空一切,自讨苦吃,以微小的身躯衔木填海不止?
B.五至八句精卫回答:我誓要填平东海,纵然力竭身沉,也绝不改变,大海不平,心无绝期。
C.诗歌前八句采用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明确地揭示了精卫矢志平海、不惜捐躯的崇高精神。
D.诗歌末三句感叹西山衔木之鸟虽多,可是那些鹊、燕之类来来去去,却都只是为自己做窝。
②这首诗结尾处刻画了鹊、燕等众鸟的形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注释]①风尘:指社会动乱。此句意为在动乱年代,不知后会何期。
小题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全诗围绕“悲”字展开,结合全诗说说诗人写了哪几种悲情?(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舟中二首(其一)①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小题1: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4分)
小题2: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
元·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倚杖立云沙,回首见山家。
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小题1: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有人说用得很好,请说说好在何处?(5分)
小题2: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怎样的心境?(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