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1-18 00:33:3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 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历来为人称道,誉为“绘景佳句”。请任选一联简要分析其写作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小园
黎简
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①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①寒花:菊花。
【小题1】这首诗首联中“窥”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其妙处。(4分)
【小题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请结合这两联的景物描写简要分析诗中人物的形象特点。(4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临江仙
宋·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注】 浮生:一生。古人谓“人生世上,虚浮无定”,故曰浮生。 飘蓬:飘浮无定之意。
小题1:把“回头烟柳渐重重”中的“渐”字改为“却”好不好?请简要分析。(4分)
????????????????????????????????????????????????????????????????????????????
小题2:这首词的下阕与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全词来看,所表达的情感是否完全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暮春浐水送别?(韩琮)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凤城:京城。
《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今人常用“死诸葛吓走活仲达”来比喻人虽死余威犹在。“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典出《三国演义》,请简要叙述这个故事。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正确使用词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