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3-02 20:27:4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1~2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 乙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①;虽多,亦奚以为?”?(《论语》)
  【注】①专对:独立应对。
1.从上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的教育观。
甲: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的两种教育观之间有什么联系,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举一反三或者讨论启发;学以致用
2.举一反三是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文,回答20-24题。(13分)
养竹记
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①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②,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③者斩焉,彗④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⑤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鸣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注释:①庭实:原指将贡品或礼物陈列于庭,让人观赏。这里是指将竹子种植在庭院中,随时观赏。②殄瘁:枯萎凋谢的样子。③篚:竹制的盛器。④彗:扫帚。这里作动词。⑤封:培土。
小题1:作者以竹的□□、□□、□□、□□的特点比喻君子之德。(2分)
小题2:庭院中的竹子“枝叶殄瘁,无声无色”的原因是??????????????????????????????????????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小题3:“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这句话表达了作者???????????????????????????????????????
????????????????????????????????????????????????????????????????。(2分)
小题4: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在庭院中种竹子的人,大多是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B.相国死了以后,他的故居捐赠出来,给人居住。
C.本文以“竹似贤”一句,统领全文,娓娓道来。
D.本文从多方面写“养竹”的方法,内容详实丰富。
E.作者在长安的居所,原是关相国私人住宅的东亭。
F.“见贱俗人之目”意思是,被低贱的俗人所见。
小题5:文中说对人才要“异之”,“异之”的意思是??????????????????????????????。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是????????????????????????????????????????????????????????????????????
???????????????????????????????????????????????????????????????????。(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本固、性直、心空、节贞
小题2:“他人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则利(金:金属制的刀剑等;砺:磨刀石)
  而千里(致:到达)
  非能也,而绝江河(水:动词,游;绝:横渡)
B.是故(前一个“圣”是名词,指圣人;后一个“圣”是形容词,指圣明)
  吾道也(师:从师)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书、数、礼、乐、射、御)
C.郯子徒,其贤不及孔子(之:这些;贤:才干)
  而学于师(耻:认为可耻)
  惑之不(解:解决)
D.爱子,择师而教之(其:他们的;教:教育)
  学而大遗(小:小的东西,形容词作名词)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是故:因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之武城①,闻弦歌②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③之耳。”
  [注]①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子游是武城宰。②弦歌:弦,指琴瑟。以琴瑟伴奏歌唱。③戏:开玩笑,逗趣。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游任武城行政长官,孔子去看他,听到处处弦歌之声。孔子批评子游在这么小的地方施行礼乐教化,是用牛刀杀鸡。
B.孔子既对子游在小小的武城里用礼乐来治理而感到高兴,又对子游不能治大国以施展其礼乐之治而感到惋惜。
C.子游把弦歌看成是学道的方法,他遵循孔子教导,认为不管是在上位的君子,还是普通百姓,学了礼乐道理都能从中受益。
D.孔子对学生的行为很满意,却说了反话;当学生正言以对,他马上承认是在开玩笑。这说明孔子为人幽默,教育方法灵活。
(2)“弦歌之声”,就是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根据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谈谈你对乐教观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
(2)从孔子对子游礼乐之治实践的充分肯定中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艰难苦恨繁霜鬓,?????????????????????。(杜甫《登高》)
青泥何盘盘,?????????????????????????。(李白《蜀道难》)
(2)佩缤纷其繁饰兮,???????????????????????????。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
桑之未落,??????????????????????。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氓》)
(3)???????????????????,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苏轼《赤壁赋》)
故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


参考答案:(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文言文阅读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