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①,多所赏识。
初为郡功曹,大守徐璆甚敬之。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徙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遂以单车归家。
劭尝到颍川,多长者之游,唯不候陈寔②。又陈蕃③丧妻还葬,乡人毕至。而邵独不往。或问其故,劭曰:“大丘道广,广则难周;仲举性峻,峻则少通。故不造也。”其多所裁量若此。
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④。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劭从祖(从,读zòng)敬,敬子训,训子相,并为三公,相以能谄事宦官,故自致台司封侯,数遣请劭。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
劭邑人李逵,壮直有高气,劭初善之,而后为隙,又与从兄靖不睦,时议以此少之。初,劭与靖(许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司空杨彪辟,举方正、敦朴⑤,征,皆不就。或劝劭仕,对曰:“方今小人道长,王室将乱,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乃南到广陵。徐州刺史陶谦礼之甚厚。劭不自安,告其徒曰:“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待吾虽厚,其势必薄。不如去之。”遂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其后陶谦果捕诸寓士⑥。及孙策平吴,劭与繇南奔豫章而卒。时年四十六。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选自《后汉书·许劭传》)
[注]?①好人伦:喜欢研究礼教所规定的人际关系,即喜好人物识鉴与人物品评。②陈寔:字仲弓,颍川许昌人,桓帝时曾任太丘县令。下文“大丘道广”,“大丘”即“太丘”,指陈寔。③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④求为己目:“目”品评。⑤举方正、敦朴:“方正”“敦朴”是地方向朝廷举荐人才的科目。⑥寓士:寓居于徐州的士人。
1.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去濮阳令归——去:前往
B.常卑辞厚礼——辞:言辞
C.故不造也——造:拜访 ????????
D.征,皆不就——就:任职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许劭有知人之明的一组是?(???? )
①好人伦,多所赏识。
②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
③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
④劭初善之,而后为隙。??
⑤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
⑥遂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 ??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一段中的“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概括了许邵的品行和为人特点。
B.许劭不与陈寔、陈蕃、陶谦等人交往,自己的堂兄弟许相,也不与他来往,可见他为人正直,绝不与品行不端的人的交往。
C.许劭鄙视曹操的为人,却当面指出曹操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而在徐州时,他认为刺史陶谦只是仰慕有名声的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正人君子,却没有当面指出,而是对他的门徒说,这既表现他过人的识人之明,又表现他待人接物相当谨慎。
D.许邵拒绝朝中大臣杨彪、地方官、朝廷的征召和推举,不去做官,原因是他对当时的政局有清醒的认识,不做官以避免祸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劭初善之,而后为隙,又与从兄靖不睦,时议以此少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对下面加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诸:相当于“之乎”,兼词
B.乐酒无厌谓之亡——厌:满足
C.虽有台池鸟兽——虽:虽然
D.顾鸿雁麋鹿——顾:环视
3、单选题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单是齐国田氏较远的宗亲。起先未被上司了解。燕军攻打齐国,包围了即墨,即墨守将战死,田单被推荐为将军。这使他后来得以立下不朽的战功。
B.田单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敌人的矛盾。惠王与乐毅有隙,他乘机诈言乐毅缓攻即墨是待机图变,混淆了惠王的视听,乐毅最终离职,齐国消除了一大威胁。
C.田单深谙战略艺术,他诱使燕军犯下令即墨民众发指的罪行,以激发己方同仇敌忾;又假装投降,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麻痹对方,瓦解了敌军斗志。
D.田单的战术很巧妙,他布下火牛阵,纵牛直冲燕军,继之以士卒的追击,百姓的助威,一举夷杀燕将骑劫,摧毁了燕军。先前被侵占的七十余城全部收复。
4、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宁人。道幼沉嶷不群,罕言笑,喜亲笔砚。未冠,以词业称。侍母渡江,奉养以孝闻。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鳜尺许以馈。又刲臂血写佛经,母疾寻愈。
端拱初,举进士高第,寇准荐其才,授著作佐郎。淳化中,蜀寇叛,命道通判遂州。有使两川者,得道公正清洁之状以闻,优诏嘉奖。迁秘书丞,俄徙知果州。时寇党尚有伏岩彀依险为栅者,其酋何彦忠集其徒二百余,止西充之大木槽,彀弓露刃。诏书招谕之,未下,咸请发兵殄之。道曰:“彼愚人也,以惧罪,欲延命须臾尔。其党岂无诖误邪?”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①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初悉惊畏,持满外向。道神色自若,踞胡床而坐,谕以诏意。或识之曰:“郡守也,尝闻其仁,是宁害我者?”即相率投兵罗拜,号呼请罪,悉给券归农。
天禧元年,知虢州。秋,蝗灾民歉,道不候报,出官廪米赈之,又设粥糜以救饥者,给州麦四千斛为种于民,民赖以济,所全活万余人。二年五月,卒。讣闻,真宗轸惜之。诏其子奉礼郎循之乘传往治丧事。
道性淳厚,有犯不较,所至务宽恕,胥吏有过未尝笞罚,民讼逋负②者,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尝出按部,路侧有佳枣,从者摘以献,道即计直挂钱于树而去。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曰:“此当分赡孤遗。”及居京师,家甚贫,多聚亲族之茕独者,禄赐所得,散施随尽,不以屑意。与人交,情分切至,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给。
初,赴举,贫不能上,亲族裒钱三万遗之。道出滑台,过父友吕翁家。翁丧,贫窭无以葬,其母兄将鬻女以襄事。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别加资遣。又故人卒,贫甚,质女婢于人。道为赎之,嫁士族。搢绅服其履行。好学,嗜弈棋,平居多茹蔬,或止一食,默坐终日,服玩极于卑俭。寿年六十四。(节选自《宋史?查道传》)
[注] ①间关:辗转。 ②逋负:拖欠税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鳜尺许以馈 馈:进献
B.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 治:追究
C.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 第:住宅
D.贫甚,质女婢于人 质:人质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查道对亲友“孝义”与对百姓“仁厚”的一组是(??)
A 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道公正情节之状以闻
B. 禄赐所得,散施随尽,不以屑意???道不候报,出官廪米赈之
C. 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给???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
D. 亲族裒钱三万遗之???道即计直挂钱于树而去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查道小时候性格沉稳,不苟言笑,喜欢写字作文,后来以词业著称。因奉养母亲竭尽孝道而闻名当世。
B.查道举进士高第,得到寇准的赏识。知果州时,尚有以何彦忠为首的贼党伏岩谷依险为寇,查道以仁德感化,使他们归顺为农。知虢州时,遇蝗灾,查道千方百计赈灾,救活了一万多人。
C.查道性格淳厚,对犯了法的人不计较。胥吏有过失的,他不笞罚;老百姓拖欠税赋的,他自己出钱偿还;仆从摘枣以献,他挂钱于树;待废弃孤露者,尤其优厚。
D.查道对亲戚朋友有情有义。居京师时,家里贫穷,也要供养亲族之茕独者;倾其所有为友人办丧事、择婿嫁女,自己生活却极为节俭。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 (5分)
(2)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5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2题。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蘋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分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槔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襟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1.第一段的景物描写,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段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