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共8分)
(1)寓形宇内复几时?????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论语·子路》)
(4)桑之落矣,?。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诗经·氓》)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驾一叶之扁舟,?。(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
⑴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⑵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
⑶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⑷其黄而陨?渐车帷裳
⑸侣鱼虾而友麋鹿?举匏樽以相属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选出完全运用互文修辞方法的一项(?)
①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秦时明月汉时关
③叫嚣乎东西, 突乎南北
④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⑤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⑦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⑧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⑨主人下马客在船
A.①③④⑥⑦
B.②③⑥⑧⑨
C.①②⑤⑧⑨
D.①②⑥⑦⑨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互文是“二物各举一边而省文”,即把一个完整的意义拆开分置;形式上是在连贯的语言里本当连在一起说的两个词语,上下文各出现一个而省去一个,解释时要把两个词语结合起来讲。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实际意思是“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秦”与“汉” 兼及“明月”和“关”。由于诗句字数的限制,就各举一边而省文,构成互文。互文的修 辞效果是使语言经济、婉转、避免行文重复。本题其它诗文句的分析从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1.颔联、颈联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展现了山居景物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了处士卢岵怎样的生活情趣和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两联远近角度不同。颔联写的是树、石、泉、沙,为一路所见,是近景。颈联写的是雨中的山峰、入云的山路,为远望所见,是远景;两联展现了山居景象幽僻清静,高大深远的特点。(意对即可)
2.追求远离尘世的古朴、高洁的生活,表现作者对山居者的生活及人品无限景慕的感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寒 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注]寒食,即寒食节,传说是为了纪念春秋贤士介子推,这一天家家户户只吃冷食。
【小题1】从情与景的关系角度看,杜诗和孟诗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简要说明。(4分)
答:
【小题2】杜诗和孟诗所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说明。(4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这两首诗都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或“反衬”)的艺术手法。(2分)诗人的感情都没有直接从各自所描绘的美丽春景中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之美来反衬诗人感伤之情,有“倍增其哀”的效果。(2分)(答“直抒胸臆”无分)
【小题2】所抒发的感情相同之处是,二者都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2分)孟诗除此之外,还表达了对时时断炊的“贫居”百姓的深切的同情。(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
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孟诗的情感更为丰富和复杂,由己及人。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困难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寄公度
[宋]舒亶
?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1)这首词的上阕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达首词中“涵”、“贴”、“寒”、“满”等字用得很好,请选择其中两个联系全诗分析其运用特点或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写出了深秋凄凉萧条寒意侵人的特态炎凉的感叹。
(2)? “略”。(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