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令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本词的“愁”具有什么广阔的社会内容?
?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题目。
野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8分)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澧水桥西小路斜,
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
处处春风枳壳花。
1.本诗以何种手法来表现“友人”形象的?“友人”有什么样的风采?(3分)
2.本诗里诗人的心情有没有变化?怎么变化的?请简要分析。(5分)?
4、阅读题 文化经典著作试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注释:[1]本文选自《论语·季氏》。[2]季氏:季孙氏,鲁国最有权势的贵族,这里指季康子,名肥。颛臾(zhuān yú),小国,是鲁国的属国,故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北。[3] 冉有和季路当时都是季康子的家臣。[4]事,指军事。[5] 求是冉有的字 [6]无乃:这里有“恐怕要”的意思。
1、在文中,孔子反对讨伐颛臾的理由是什么?请分点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最后用了两个形象的比喻,意在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
方回
蕨拳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
[注]蕨拳,指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
1.第一句中“欲动”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