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行无题 钱起
橹慢开轻浪,帆虚带白云。莫嫌舟似叶,容得庾将军①。
江?行?柳中庸
繁阴乍隐洲,落叶初飞浦。?萧萧楚客帆,暮入寒江雨。
[注] ①庾将军:姓瘐,名胜,汉代名将。
(1)两首诗都写到了江行之“帆”,但情景各异,请作简要解说。(4分)
(2)《江行》是怎样寓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说明。(4分)
2、单选题 对晏殊的《蝶恋花》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槛菊”句谓苑中门槛边的菊花笼罩在烟气之中,似乎含着愁怨;兰草沾了露水,像是在饮泣。此句写秋景之衰。
B.“罗幕”句言闺中秋风穿入,稍感寒冷。
C.“明月”句暗指闺中人一夜未眠。
D.“欲寄”句重言彩笺、尺素,以示相念之殷切。
3、其他题 正确默写下列课文的原句:
(1)、?,枯松倒挂倚绝壁。
(2)、江间波浪兼天涌,?。
(3)、此情可待成追忆,?。
(4)、养生丧死无憾,?。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6)、斩木为兵,?,天下云集响应。
(7)、据亿万之城,?
(8)、?,相逢何必曾相识。
4、阅读题 阅读下节诗句,完成后面题目。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1.对此节诗采用的手法,说法不对的一项是( )
A.排比和比喻
B.夸张和渲染
C.铺陈和排比
D.赋、比、兴
2.“事事四五通”的原因,下面哪项不正确( )
A.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作为对封建家长制的无言的挑战。
B.临别时有意精心修饰,以博得焦母的好感,促使焦母改变主意。
C.借此延缓别离时光的到来,反映了兰芝痛苦矛盾的心情。
D.本想精心修饰,但心烦意乱,不得不重来几遍。
3.作者对这段着力描写的目的是( )
A.表明刘兰芝强作镇静,以掩饰自己内心的哀怨。
B.表明刘兰芝对封建势力不甘示弱,有意在焦母面前示威。
C.表明刘兰芝有意修饰,怕回到娘家受世人歧视。
D.补叙刘兰芝的美丽,表现她冷静、镇定、外柔内刚的性格。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当时从京城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京国:指长安。
【小题1】“迟日园林悲昔游”是由眼前的春光回忆起往昔的春游,诗人为什么要用一个“悲”字呢?谈谈你的理解。(2分)
答:
【小题2】有人说:“‘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极富匠心。”试从艺术手法作简要分析。(3分)
答:
【小题3】“人南窜”与“水北流”相对,请谈谈表达效果。(3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