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流 莺
李商隐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注:①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春,诗人在长安暂充京兆府掾属。 ②参差:指鸟振翅飞翔。
(1)?这首诗写到的“莺”诗人称之为“流莺”,诗中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流莺”的?(4分)
(2)?这是一首托物寓怀、抒写身世之感的蕴蓄之作,比喻(或象征)是其主要手法。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这一手法的。(3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6分)
【中吕】阳春曲·春景
[元]胡祗遹
几枝红雪①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几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②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注】①红雪:形容初春盛开杏花的繁茂。②觉来:醒来。
小题1:第一首小令的第四句点明时令,请简要分析它的作用。(3分)
小题2:第二首小令写残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3分)
3、其他题 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7分)
(1)?,梨花一枝春带雨。
(2)捐余袂兮江中,?。
(3)?,两朝开济老臣心。
(4)长风破浪会有时,?。
(5)?,铁马秋风大散关。
(6)?。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7)定乎内外之分,?,斯已矣。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朝耕
袁中道
荷锄出茅屋,月色白如素。过林滴水声,一天好雾露。
东方犹未光,灿灿动霞路。不觉叱牛声,惊起双白鹭。
1.诗歌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整首诗来看,诗人采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景?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7分)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小题1:下阕前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2:末句中末句中“无影”二字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佳妙之处。(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