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既然是“沉醉不知归路,”又怎么能“兴尽晚回舟”呢?这两句是否矛盾?根据文意回答。
(2)有人把“争渡”的“争”字改作“怎”字,你认为是否能改?为什么?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杜甫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春日忆李白 ?天末怀李白③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①。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②。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④ 。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①庾开府、鲍参军:即南北朝诗人庾信、鲍照。?②当时杜甫、李白分别处于渭北与江东。③诗作时李白被流放之夜郎,途中遇赦还之湖南,杜甫因赋诗怀念他。 ④魑魅:传说中山林里能害人的怪物。
小题1:从两诗的诗题“忆”、“怀”来看,两诗在抒情上有什么异同?(3分)
小题2: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这些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面的问题。
●江南柳
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1)词中表现了抒情主人公什么感情?为了表达这种感情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下阙中“重”、“亭亭”表达的具体的内心感受及其表达效果。(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①稀,辛夷花②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①黄鸟:即黄莺(一说黄雀),叫声婉转悦耳。
②辛夷花:木兰树的花,一称木笔花,比杏花开得早。
小题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4分)
?
小题2:这首诗中,诗人主要用什么手法刻画了“幽竹”怎样的形象?谈谈你的理解。(4分)
?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未展芭蕉
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本诗突出的特点是连用了几个比喻,请任选一处分析其意蕴及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