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7-17 22:44:1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前3题计分)(6分)
(1)淇水汤汤,?。女也不爽,?。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氓·诗经》
(2)??,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 《逍遥游》)
(4)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所共适。(苏轼《赤壁赋》)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小题1】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形象地解释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B.三、四句写皎洁的月亮成了“你”的窗子的装饰品,而“你”成了别人——楼上的人的梦境的装饰品。
C.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
D.作为一首象征诗,这首诗用朴实单纯的语言,展现出一幅明丽的生活画面,语言明白如话,内涵却丰富深邃,达到了明与隐、实与虚、具体与抽象的和谐统一。

【小题2】对这首诗主旨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做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
B.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C.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这首诗一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



3、阅读题  《雷雨》第一幕人物出场时,周繁漪通身黑色衣着,有何意义?



4、阅读题  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送钱穆父①?
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辈。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筠:竹。?
(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什么样的品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诉衷情
万俟咏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注]赊,空阔。
小题1:词的上片哪个字统领了全词?请结合上片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2:下片主要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何效果?(5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