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A.①秦为无道,天下苦之②为中国劳苦 B.①且番禺负山险②盗兵且至 C.①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②佗因此以兵威边 D.①击灭南越而并王之②败数县而去焉 |
3、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B.以手抚膺坐长叹
C.剑阁峥嵘而崔嵬
D.猿猱欲度愁攀援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先进篇》)
小题1:结合《论语。雍也》“中人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说说这两处体现孔子教育实践的什么特点?(3分)
?
小题2:本文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3分)联系文中内容进行分析。
?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面问题。
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皆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贱,然则我不可不为义。’亲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亲也,今上举义不辟疏,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近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近也,今上举义不避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远者闻之,亦退而谋曰:‘我始以远为无恃,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竞为义。是其故何也?曰: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譬之富者有高墙深宫,宫墙既立,谨上为凿一门。有盗人入,阖其自入而求之,盗其无自出。是其故何也?则上得要也。” (选自《墨子·尚贤》)
1.下列选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B.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竞为义
C.宫墙既立,谨上为凿一门
D.有盗人入,阖其自入而求之
2.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
B.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
C.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D.不义不亲,不义不近
3.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②故知其国富而兵强
B.①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
②我始以远为无恃
C.①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
②亲者闻之,亦退而谋曰
D.①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
②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
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墨子认为,要想使国家拥有众多的德才兼备之士,就一定要使他们富贵、敬重他们、称赞他们。
B.墨子以古代圣王治理国家为例,明确了君王只有抓住尚贤事能这个关键,才能使国人争相行义。
C.为了说明“古代圣王使举国上下都竞相行义,是因为他把握了治理政事的关键”这一结论,墨子采用了“宫墙凿门”的事例论证法,十分有趣。
D.本文语句多用反复,语意迂回,言语质朴,不刻意雕饰,能给人以恳切的说服力。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