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郭生,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必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恨甚。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①卷,类冗杂可删。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庠。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
时叶公文章,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自是狐竞寂然。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异史氏日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②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选自《聊斋志异·郭生》,有改动)
[注]①浣:弄脏。②狃:因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询问
B.素与郭善,登门造访——友好
C.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玩味
D.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记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心恚愤而无如何——何前是而今非也
B.会王生者,以故至山——以是益疑狐妄
C.郭具言所苦——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D.不自选择,但决于狐——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的一组是
[? ]
A.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
B.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于是渐不信狐
C.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
D.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
B.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
C.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
D.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很不以为然,就不再为狐狸设馔,并将读本锁在箱子里。
5.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泽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5分)
①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②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
③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
④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小题1: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
小题2:以上选段中,孔子认为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的原因是什么?关于言与行,他提出了怎样的主张?(3分)
?
3、单选题 下列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故圣益圣(前一个“圣”是名词,指圣人;后一个“圣”是形容词,指圣明)
? 吾师道也(从师、学习)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书、数、礼、乐、射、御)
?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这些;才干)
C.惑之不解(解决)
?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教育)
?D.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形容词用作名词)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因此)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乃知尔丑——丑:低劣,鄙陋
B.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向:先前,刚才
C.不知何时止而不盈——盈:满溢
D.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已:已经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①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注:①司马穰苴,齐国的军事家。
(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节选)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鲁人或恶吴起恶:诽谤
B.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薄:轻视,看不起
C.鲁君疑之,谢吴起谢:劝戒
D.子卒也, 而将军自吮其疽卒: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