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共7分。
春夕旅怀? [唐]崔涂1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2烟景有谁争?
【注】①崔涂:终生飘泊,自称是“孤独异乡人”,此诗是诗人旅居湘鄂的时候写的。
2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代的大好山水。
小题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3分)
小题2:结合全诗,简析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2、阅读题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①三湘②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③。
注释:①楚塞:古代楚国的地界。②三湘: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③山翁:指晋代山简。
1.颔联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中“浮”和“动”两个词用得极妙,试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辛弃疾《丑奴儿》,完成题目。(10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小题1:这首词运用了?的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字。(2分)
小题2:作者在“识尽愁滋味”后为什么反倒“欲说还休”?(4分)
小题3:作者为什么在“欲说还休”之后忽然“却道天凉好个秋”?(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积雨辋川庄①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②。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③,松下清斋折露葵④。
野老⑤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 ①辋川庄:王维在终南山的隐居之地。②蓄(zī):农田。③朝槿:木槿,因其花朝开暮落,故称朝槿,古人常以它象征人生无常。④露葵:一种野菜,霜露时最鲜美,故称露葵。⑤野老:作者自谓。?
(1)第三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生活情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本诗第二联堪称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典范。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这两首诗,完成下面的题。
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登楼寄王卿
韦应物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1、《春日登楼怀归》中“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句很为后人赞赏,试结合诗文加以赏析。?
?
2、这两首诗歌虽然都是写登楼所见所感,但在情和景的表现上是不同的,试结合诗文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