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2题。
新 年 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注:此诗是作者被贬为南巴尉时所作。
1.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诗的尾联是怎样抒情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新年到来之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身处异乡的孤独之情,被贬谪的悲愤之情,对处境的无奈感伤。(答出三点即可)
2. 用典抒情,作者以贾谊自况,对身受的遭遇怀着愤慨之情,并感慨像贾谊贬谪长沙的日子还要多少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1—22题。(6分)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21.简要说说本诗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2分)
22.有人说这首诗的颔联在篇中如石韫(蕴藏之意)玉,似水怀珠,是全诗精妙之所在。你同意这一看法吗?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21.首联在全诗中起到提纲挈领、统帅全篇的作用。后面的诗句,是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具体展开。
22.①呼应标题。“掬水月在手”呼应标题中“夜月”二字,而“弄花香满衣”则呼应“春山”。②从结构上看,该句承上启下。“掬水”句承首联“夜”,“弄花”句承首联“春”;下启颈联,乃流连不舍之因。③这两句写山中胜事,物我交融,人情物态两面俱到,既见出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又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不灭与逸兴悠长。所写“胜事”虽只有两件,却足以以少胜多。④“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然为一体。艺术形象虚实结合,妙趣横生。⑤精于炼字,“掬”字,“弄”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答出三点得4分,答出两点得2分,答出一点得1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
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
无赋招魂难独笑,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即亡。②濂溪老:指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1)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试分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幽情”是该诗的诗眼,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在诗中指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逆”作迎接之意,“私”作偏爱讲。这两句采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公的亲昵之状,曲折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2)同意。全诗起承转合、凝聚开化均围绕“幽情”展开。“幽情”表面上看似是伤春,从全诗看它暗含忧国伤时的隐痛。盛春不再,正象征着南宋王朝的国运一去不复返。伤春亦是忧国,浑然一体,隐约朦胧,使诗人感到郁闷惆怅。(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的题。?
辛夷坞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山居秋暝①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②。
随意③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①暝,此指傍晚。②这两句的意思是,姑娘们洗罢衣服,笑语喧哗从竹林回家;渔舟顺流而下,莲叶便摇动起来。③随意,任凭。
1.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
2.这两首诗都突出了一个“静”字,请仔细品味这两首诗的意境,并分析:你认为哪首诗更“静”?为什么?
?
参考答案:1.《辛夷坞》是纯然的描写,借景抒情,借物明志《山居秋瞑》是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有借助景物的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
2.《辛夷坞》更静。《山居秋暝》环境固然幽静,但弥漫的是作者的喜悦之情,心不静;《辛夷坞》中没有作者的影子,环境是静的,连时间似乎都是静止的,没有太多人的情感,心是静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出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上片描写“莺语”“草色…‘微雨”等景物,表现春天开始时的生机与美丽;下片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景易逝,劝人一醉方休。全词表达了珍惜春光、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情感(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豪放情感)。(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