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8-08 02:42:2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国信使郝文忠公
公名经,字伯常,泽州陵川人。幼不好弄,沈厚寡言。金季乱离,父母挈之河南,偕众避兵,潜匿窟室,兵士侦知,燎烟于穴,爩死者百余人。公甫九岁,暗中索得寒葅一瓿,抉齿饮母,良久乃苏。其卓异见于童稚若此。
金亡,北渡,侨寓保定。乱后生理狼狈,晨给薪水,昼理家务,少隙则执书读之。父母欲成其志,假馆于铁佛精舍,从专业学,坐达旦者凡五年。蔡国张公闻其名,延之家塾,教授诸子。蔡国储书万卷,付公管钥,恣其搜览。务为有用之学,上溯洙、泗,下迨伊、洛诸书,经史子集,靡不洞究,掇其英华,发为论议,高视前古,慨然以羽翼斯文为己任。自是声名籍甚,藩帅交辟,皆不屑就。
世祖在潜邸,罗致异士,遣使者一再起公。既奉清问,上稽唐、虞,下迨汤、武,所以仁义天下者,缓颊以谈,粲若所陈也。帝喜所闻,凝听忘倦,且俾书所言者,皆援据古义,劘切时病。及践阼更化,用公之言居多。
岁己未,宪宗自将伐宋。公建议以谓:“彼师出无名,未见其利。唯修德以应天心,发政以慰人望,简贤以尊将相,敦族以壮基图,抚殊俗,制藩镇,以防窥窃,结盟保境,兴文治,饬武事,育英材,恤罢氓,以培埴元气。藏器于身,俟时而动,则宋可图矣。”帝伟公所论,以为江淮、荆湖南北等路宣抚副使。
世祖御极,欲柔服宋人,以公奉使,告登宝位,且征前日请和之议。或为公言:“宋人谲诈叵信,盍以疾辞。”公曰:“自南北遘难,江、淮遗黎,弱者被俘略,壮者死原野,兵连祸结,斯亦久矣。圣上一视同仁,务通两国之好,虽以微躯蹈不测之渊,苟能弭兵靖乱,活百万生灵于锋镝之下,吾学为有用矣。”乃授翰林侍读学士,佩金虎符,充国信使。
(选自《元朝名臣事略》,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齿饮母,良久乃苏抉:撬开
B.之家塾,教授诸子延:邀请
C.缓颊以谈,若所陈也粲:灿烂
D.贤以尊将相简:选拔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直接表明郝经卓越高超、不同非凡的一组是?(?)
①暗中索得寒葅一瓿,抉齿饮母?②延之家塾,教授诸子
③发为论议,高视前古?④及践阼更化,用公之言居多
⑤皆援据古义,劘切时病?⑥宋人谲诈叵信,盍以疾辞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郝经的父母为了实现他的志向,就让他借住在铁佛学舍里,跟随有学问的老师学习,他就这样刻苦地学了五年。
B.郝经借着教授蔡国张公孩子的机会,大量阅读经典藏书,汲取一些他认为有用的书籍精华,以振兴文学为己任。
C.世祖在登基后,广纳贤才,郝经接受了征召。在与世祖的交谈中,他引经据典,见解非凡,深受世祖的赏识。
D.宪宗谋宋,郝经建议,认为首要的任务是对内对外大力发展,壮大实力,等待时机,一举成功,宪宗采纳听从。
小题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父母挈之河南,偕众避兵,潜匿窟室。(3分)
(2)自是声名籍甚,藩帅交辟,皆不屑就。(3分)
(3)江、淮遗黎,弱者被俘略,壮者死原野,兵连祸结,斯亦久矣。(3分)
小题5: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公幼至孝,抚诸弟极厚,待宗族疏近如一笃友乐施德于己者虽细惠必报然伟特方严风岸陗立众不可攀,熏良莸奸,题帖无贷,故用世之志,适际可为。(选自《元朝名臣事略》)



2、阅读题  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选自刘开《问说》)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小题2:请写出与“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意思相近的课内名句。(2分)
小题3:选段表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2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傅宗龙,字仲纶,云南昆明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除铜梁知县,调巴县,行取①,入为户部主事。久之,授御史。天启元年,辽阳破,帝下募兵之令,宗龙请行。一月余,得精卒五千。明年,安邦彦反,围贵阳,土寇蜂起。请发帑金济滇将士,开建昌,通由蜀入滇之路,帝多采纳之。又上疏自请讨贼,帝大喜。会宗龙以疾归,不果行。
四年正月,贵州巡抚王三善为降贼陈其愚所绐②,败殁。其夏即家起宗龙巡按其地,兼监军。宗龙直渡盘江,战且行,寇悉破。擒斩其愚。宗龙乃条上屯守策,部议从之。诏加太仆少卿。忧归。崇祯三年起故官。用孙承宗荐,擢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未几,拜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
用小故夺官矣。居久之,十年十月流寇大入蜀,蜀三十余州县,帝拊髀而思宗龙曰:“使宗龙抚蜀,贼安至是哉!”即家起宗龙。宗龙至蜀,代王维章与总兵罗尚文御却贼。十二年五月以杨嗣昌荐,召为兵部尚书,去蜀。八月至京,入见帝。宗龙为人伉直任气,不能从谀承意。帝愤中枢失职,宗龙朴忠,初入见,即言民穷财尽。帝颇然之,顾恳言不已,遂怫然曰:“卿当整理兵事尔。”既退,语嗣昌曰:“何哉?宗龙善策黔,而所言卑卑,皆他人唾余,何也?”自是所奏请,多中格③。
当是之时,李自成有众五十万,自陷河、洛,犯开封。帝命宗龙专办自成。议尽括关中兵饷以出,然属郡旱蝗,已不能应。十四年九月四日以川、陕兵二万出关。秦师食尽,宗龙杀马骡以军。明日,营中马骡尽,杀贼取其尸分啖之。营中火药、铅子、矢并尽。夜半,潜勒诸军突贼营,杀千余人,溃围出宗龙徒步率诸军且战且走。十九日,日卓午,未至项城八里,贼追及之,执宗龙,呼于门曰:“秦督围随官丁也,请启门秦督。”宗龙大呼曰:“我秦督也,不幸堕贼手,左右皆贼耳。”贼唾宗龙。宗龙骂贼曰:“我大臣也,杀则杀耳,岂能为贼赚城以缓死哉!”贼抽刀击宗龙,中其脑而仆,斫其耳鼻死城下。事闻,帝曰:“若此,可谓朴忠矣。”复官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谥忠壮。
【注】①行取:明清时,地方官经举荐保举后调任京职。②绐:dài,古同“诒”,欺骗,欺诈。③中格:中途搁置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地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即家起宗龙趣:马上
B.请启门秦督纳:交纳
C.蜀三十余州县陷:攻陷
D.宗龙杀马骡以军享:供应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傅宗龙心忧天下的一组是(3分)(?)
①帝下募兵之令,宗龙请行?②会宗龙以疾归,不果行
③宗龙直渡盘江,战且行?④宗龙乃条上屯守策
⑤初入见,即言民穷财尽?⑥宗龙杀马骡以享军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傅宗龙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可谓文武双全。虽然最后战败而死,却无损于他的声誉。
B.明代末年,社会动荡,到处起兵,国无宁日,纵使一代名将傅宗龙四处平叛,也难保大明江山。
C.傅宗龙率兵讨伐李自成,因兵力悬殊,寡不敌众,加上后勤供应不济,弹尽粮绝,兵败被俘,慷慨赴死,可谓壮哉!
D.傅宗龙为人刚直,不肯阿谀奉承,觐见皇上时,关心民心疾苦,恳切地说个不停,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赞誉。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宗龙乃条上屯守策,部议从之。(5分)
(2)潜勒诸军突贼营,杀千余人,溃围出。(5分)



4、单选题  下列各组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来贸丝(不)  女也不(过错)  便言多才(美好)
B.忧心疚(很)  今我来(想)   府吏丁宁(被)
C.枉用相(问候、怀念) 忍尤诟(忍受)   与小姑别(退)
D.列坐其(旁边)    举酒客(劝人喝酒) 多后世人(告诉)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选文,完成小题。曾鲁,字得之,新淦人。年七岁,能暗诵《五经》,一字不遗。稍长,博通古今。凡数千年国体人才,制度沿革,无不能言者。以文学闻于时。元至正中,鲁帅里中豪,集少壮保乡曲。数具牛酒,为开陈顺逆。众皆遵约束,无敢为非议者。人号其里曰君子乡。
洪武初,修《元史》,召鲁为总裁官。史成,赐金帛,以鲁居首。乞还山,会编类礼书,复留之。时议礼者蜂起。鲁众中扬言曰:“某礼宜据某说则是,从某说则非。”有辨诘者,必历举传记以告。寻授礼部主事。开平王常遇春薨,高丽遣使来祭。鲁索其文视之,外袭金龙黄帕,文不署洪武年号。鲁让曰:“袭帕误耳,纳贡称藩而不奉正朔,于义何居?”使者谢过,即令易去。安南陈述明篡立,惧讨,遣使入贡以观朝廷意。主客曹已受其表,鲁取副封视之,白尚书诘使者曰:“前王日熞,今何骤更名?”使者不敢讳,具言其实。帝曰:“岛夷乃狡狯知此那!”却其贡。由是器重鲁。
五年二月,帝问丞相:“鲁何官?”对曰:“主事耳。”即日超六阶,拜中顺大夫、礼部侍郎。鲁以“顺”字犯其父讳辞,就朝请下阶。吏部持典制,不之许。戍将捕获倭人,帝命归之。儒臣草诏,上阅鲁稿大悦曰:“顷陶凯文已起人意,鲁复如此,文运其昌乎!”未几,命主京畿乡试。甘露降钟山,群臣以诗赋献,帝独褒鲁。是年十二月,引疾归,道卒。淳安徐尊生尝曰:“南京有博学士二人,以笔为舌者宋景濂,以舌为笔者曾得之也。”鲁属文不留稿,其徒间有所辑录,亦未成书云。?(选自《明史》卷一百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编类礼书,复留之会:恰巧,适逢
B.鲁曰:袭帕误耳让:谦让,退让
C.使者过,即令易去谢:认错,道歉
D.是年十二月,引疾归引疾:称病辞职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纳贡称藩不奉正朔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B.岛夷狡狯如此耶今其智反不能及
C.鲁复如此,文运昌乎皆出于此
D.舌为笔者曾得之也勇气闻于诸侯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鲁小时候博通古今,凡几千年的国家体制人才,制度沿革,没有不能够道出的,他依凭文章才学闻名于当时。
B.洪武初年,曾鲁为撰修《元史》总裁官,修成《元史》,曾鲁居首功。后来曾鲁又奉命编修归类礼书,当时议论礼的人很多,曾鲁在众人中扬言:“某礼应依据某说则对,依从某说则不对。”有与他争辨诘问的,他一定一一举传记来告知。
C.安南陈述明篡位自立,害怕被讨伐,派使者入朝进贡以观测朝廷的意图。曾鲁察知阴谋,马上诘问使者,安南使者不敢隐讳,完全道出了其中的事实。皇帝从此器重曾鲁。
D.洪武五年二月,皇帝破格提升曾鲁六个品级,拜他为中顺大夫、礼部侍郎。曾鲁因“顺”字冒犯自己父亲的名讳,就上朝奏请降一个品级,未获吏部批准。甘露降临钟山,群臣敬献诗赋给皇帝,皇帝只褒奖了曾鲁。
小题4: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数具牛酒,为开陈顺逆。众皆遵约束,无敢为非议者。(3分)
(2)吏部持典制,不之许。戍将捕获倭人,帝命归之。(2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