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8-08 02:42:2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回答文后的1~8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净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解释加粗的词语。
(1)养生丧死(? )
(2)鸡豚狗彘之(? )
(3)庠序之教(? )
(4)孝悌之义(? )
2.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不违农
B.斧斤以入山林
C.无失其
D.勿夺其
3.“不违农时”意为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这里指什么?统治者怎样会使百姓耽误农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1段前三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句子形式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第1段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2段的哪句话所论述的内容与第1段内容属不同的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找出第2段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上面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B.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C.几世几年,剽掠其人
D.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3、单选题  选出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不赂者赂者丧
A.洎牧谗诛
B.举予人
C.至丹荆卿为计
D.日削月割,趋于亡



4、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杨洪字季休,犍为武阳人也。先主定蜀,太守李严命为功曹。严欲徙郡治舍,洪固谏不听,遂辞功曹,请退。严欲荐洪于州,为部蜀从事。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时蜀郡太守法正从先主北行,亮于是表洪领蜀郡太守,众事皆办,遂使即真。
先主既称尊号,征吴不克,还住永安。汉嘉太守黄元素为诸葛亮所不善,闻先主疾病,惧有后患,举郡反,烧临邛城。时亮东行省疾,成都单虚,是以元益无所惮。洪即启太子,遣其亲兵,使将军陈曶、郑绰讨元。众议以为元若不能围成都,当由越嶲据南中,洪曰:“元素信凶暴,无他恩信,何能办此?不过乘水东下,冀主上平安,面缚归死;如其有异,奔吴求活耳。敕曶、绰但于南安峡口遮,即便得矣。”曶、绰承洪言,果生获元。
五年,丞相亮北往汉中,欲用张裔为留府长史,问洪何如?洪对曰:“裔天姿明察,长于治剧,才诚堪之,然性不公平,恐不可专任,不如留向朗。朗情伪差少,裔随从目下,效其器能,于事两善。”初,裔少与洪亲善,裔流放在吴,洪临裔郡,裔子郁给郡吏,微过受罚,不特原假。裔后还闻之,深以为恨,与洪情好有损。及洪见亮出,至裔许,具说所言。裔答洪曰:“公留我了矣,明府不能止。”时人或疑洪意自欲作长史,或疑洪知裔自嫌,不愿裔处要职,典后事也。后裔与司盐校尉岑述①不和,至于忿恨。亮与裔书曰:“君昔在陌下,营坏,吾之用心,食不知味;后流迸南海,相为悲叹,寝不安席;及其来还,委付大任,同奖王室,自以为与君古之石交也。石交之道,举仇以相益,割骨肉以相明,犹不相谢也,况吾但委意于元俭,而君不能忍邪?”论者由是明洪无私。 ?
(选自《三国志·蜀书》)
注:①岑述:字元俭。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亮于是表洪领蜀郡太守       表:上表
B.才诚堪之             堪:胜任
C.不愿裔处要职,典后事也      典:掌管
D.同奖王室,自以为与君古之石交也  奖:获得褒奖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汉中则益州咽喉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B.敕曶、绰但于南安道口遮不拘于时,学于余
C.裔后还闻之,深以为恨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举仇以相益,割骨肉以相明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洪竭力劝谏太守李严,不要搬迁郡府,建制房舍,李严不听,杨洪于是请求辞职。之后李严又想推荐杨洪做蜀郡从事。
B.汉嘉太守黄元举郡反叛,攻成都不克,占据南中,杨洪启奏太子刘禅,派大将在南安峡口设伏,生擒黄元。
C.杨洪少年时与张裔关系亲密,但张裔之子犯小错,杨洪也并不特别宽容他,张裔返蜀后,对这件事耿耿于怀。
D.诸葛亮欲用张裔为长史,杨洪表示不赞同,别人猜疑是杨洪怕张裔身居要职对己不利,最后这些人终于明白杨洪是正直无私的。
小题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3分)
译文:?
(2)时亮东行省疾,成都单虚,是以元益无所惮。(3分)
译文:?
(3)及洪见亮出,至裔许,具说所言。裔答洪曰:“公留我了矣,明府不能止。”(3分)
译文:?



5、阅读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 91ExAm.org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喏。”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小题1:下列对加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沛公百余骑(从,跟随、随从)
B.范增数项王(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C.军中无以为乐,以剑舞(请,请允许我)
D.常以身蔽沛公(翼,名作状,像鸟展开翅膀那样)
小题2:对下列加线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项伯乃夜驰沛公军?②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
③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 ④若属皆为所虏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小题3:下列句子与“为击破沛公军”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得复见将军于此
B.吾属今为之虏矣
C.竖子不足与谋
D.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