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五)
A.文章第一段写三人相会的情形,交代了相会的背景、时间、地点等内容。 B.文章第二段写三人发现并游览三游洞的经过,洞内景致可用险、惊、幻来概括。 C.本文因事起意,因景伤情,景致与人的感情达到了契合无间的地步。 D.这是一篇诗序,也是一篇游记,叙事简洁,写景生动逼真,写情直抒胸臆。 |
3、阅读题 曹锡宝,字鸿书,上海人。乾隆初,以举人考授内阁中书,充军机处章京。资深当擢侍读,锡宝辞。二十二年,改庶吉士。?以母忧归,病疡,数年乃愈。三十一年,改刑部主事。再迁郎中。授山东粮道。上巡山东,召见,命来京以部属用。以大学士阿桂奏,令入四库全书馆自效。书成,以国子监司业升用。
居三年,上以锡宝补司业无期,特授陕西道监察御史。时协办大学士和珅执政,其奴刘全恃势营私,衣服、车马、居室皆逾制。锡宝将论劾,侍郎南汇吴省钦与锡宝同乡里,闻其事,和珅方从上热河行在,驰以告和珅,令全毁其室,衣服、车马有逾制,皆匿无迹。锡宝疏至,上诘和珅。和珅言平时戒约严,或扈从日久渐生事,乞严察重惩。乃命留京办事王大臣召锡宝问状,又令步军统领遣官从锡宝至全家察视,无迹,锡宝自承冒昧。上召锡宝诣行在面诘,锡宝奏全倚势营私,未有实迹,第为和珅“杜渐防微”,乃有此奏。复谕军机大臣、大学士梁国治等覆询,锡宝又承“杜渐防微”语失当,请治罪。下部议,当左迁。上手诏略言:“平时用人行政,不肯存逆诈亿不信之见。若委用臣工不能推诚布公,而猜疑防范,据一时无根之谈,遽入人以罪,使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断无此政体。锡宝未察虚实,以书生拘迂之见,托为正言陈奏。姑宽其罚,改革职留任。”五十七年,卒。
仁宗亲政,诛和珅,并籍全家,乃追思锡宝直言,谕曰:“故御史曹锡宝,尝劾和珅奴刘全倚势营私,家赀丰厚。彼时和珅声势薰灼,举朝无一人敢于纠劾,而锡宝独能抗辞执奏,不愧诤臣。今和珅治罪后,并籍全家,赀产至二十余万。是锡宝所劾不虚,宜加优奖,以旌直言。锡宝赠副都御史,其子江视赠官予荫。”锡宝,一士从子,再世居台省,敢言名。家有瓮,焚谏草。江尝乞诸能文者为诗歌,传一时云。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充军机处章京 充:充当,担任
B.资深当擢侍读,锡宝辞辞:辞别
C.锡宝疏至,上诘和珅诘:责问
D.未有实迹,第为和珅“杜渐防微”第:只是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
A.以母忧归,病疡,数年乃愈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B.驰以告和珅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C.使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D.是锡宝所劾不虚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曹锡宝是一个谏诤之臣的一组是( ? )
①资深当擢侍读,锡宝辞 ②时协办大学士和珅执政,其奴刘全恃势营私 ③上召锡宝诣行在面诘,锡宝奏全倚势营私,未有实迹,第为和珅“杜渐防微” ④而锡宝独能抗辞执奏,不愧诤臣 ⑤锡宝赠副都御史,其子江视赠官予荫 ⑥家有瓮,焚谏草
A.②③④
B.③④⑥
C.③⑤⑥
D.①②③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曹锡宝因别人的奏举推荐,进入四库全书馆工作。《四库全书》编成以后,朝廷以国子监司业一职来提拔任用他。
B.上海南汇人吴省钦和曹锡宝是同乡,他得知曹锡宝将要弹劾和珅之后,立即将消息告诉了和珅。
C.和珅装模作样地“乞严察重惩”后,立即指示刘全迅速销毁罪证,因此曹锡宝派人到刘全家查看却什么也没有发现,只好承认自己鲁莽轻率。
D.敢于直言的曹锡宝在和珅气焰嚣张、声势凌人的当权时期,挺身而出,弹劾举报和珅,虽然失败,但仍不愧为一个谏诤之臣。
小题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0分)
(1)上巡山东,召见,命来京以部属用。(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锡宝未察虚实,以书生拘迂之见,托为正言陈奏。(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江尝乞诸能文者为诗歌,传一时云。(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3分)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诎体受辱诎:通“躯”,身躯
B.曷足贵乎贵:尊重
C.罪至罔加罔: 同“网”,法网
D.审矣审:明白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稍陵迟以当南日
B.乃欲引节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C.流俗之所轻也水之积也不厚
D.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鹏之徙于南冥也
小题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3分)
A.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B.形容枯槁
C.腹犹果然
D.岂敢盘桓
小题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3分)
A.西伯,伯也,拘于羑里
B.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C.屈原既放,游于江潭
D.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小题5:翻译下面的句子(11分)
(1)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3分)
?
(2)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4分)
?
(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4分)
??
5、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透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小题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不可以灌溉
B.亦颇以文墨自慰
C.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D.昏然而同归
小题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予虽不合于俗 ②虽辱而愚之 ③乐而不能去也 ④夫水,智者乐也
A.两个“虽”字相同,两个“乐”字也相同
B.两个“虽”字相同,两个“乐”字不同
C.两个“虽”字不同,两个“乐”字相同
D.两个“虽”字不同,两个“乐”字也不同
小题3: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3分)( )
例: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A.名之以其能
B.可以染也
C.谪潇水上
D.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小题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