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向一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化学反应aX(g)+2Y(s)
bZ(g)
。下图是容器中X、Z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X表示0~10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x)=0.045mol/(L·min)
B.化学方程式中a:b=1:3
C.推测在第7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升温
D.推测在第13min时该反应刚好达到化学平衡
2、选择题 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里,产生H2的速率可由右图表示。在下列因素中:①盐酸的浓度;②镁条的表面积;③溶液的温度;④Cl-的浓度。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3、选择题 已知2SO2(g)+O2(g)
2SO3(g) ΔH=-a kJ·mol-1(a>0)。恒温恒容下,在10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1 mol SO2和0.05 mol O2,经过2 min达到平衡状态,反应放热0.025 a kJ。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2 min内,v(SO2)=0.25 mol·L-1·min-1
B.若再充入0.1 mol SO3,达到平衡后SO3的质量分数会减小
C.在1 min时,c(SO2)+c(SO3)=0.01 mol·L-1
D.若恒温恒压下,在10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1 mol SO2和0.05 mol O2,平衡后反应放热小于0.025a kJ
4、选择题 对于可逆反应? 2AB3(g)
?A2(g) + 3B2(g) ; ΔH>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5、填空题 (10分)美国Bay等工厂使用石油热裂解的副产物甲烷来制取氢气,其生产流程如右图:

(1)此流程的第II步反应为:CO(g)+H2O(g)
H2(g)+CO2(g),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
温度/℃
| 400
| 500
| 830
| 1000
|
平衡常数K
| 10
| 9
| 1
| ?
|
从上表可以推断:此反应是?(填“吸”或“放”)热反应。在830℃下,若开始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与H2O均为1mo1,则达到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
(2)在830℃,以下表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投入恒容反应器发生上述第II步反应,其中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有?(填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
| n(CO)
| n(H2O)
| n(H2)
| n(CO2)
|
A
| 1
| 5
| 2
| 3
|
B
| 2
| 2
| 1
| 1
|
C
| 0.5
| 2
| 1
| 1
|
(3)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判断此流程的第II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④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⑤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⑥v(CO2)正=v(H2O)逆
(4)右图表示此流程的第II步反应,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浓度发生变化的情况:图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写出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