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15分)
某研究小组想研究碳与浓硝酸的反应。其实验过程如下。
操作
| 现象
|
a.用干燥洁净的烧杯取约10 mL浓硝酸,加热。
| ?
|
b.把小块烧红的木炭迅速伸入热的浓硝酸中。
| 红热的木炭与热的浓硝酸接触发生剧烈反应,同时有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光亮。
|
(1)热的浓硝酸与红热的木炭接触会发生多个化学反应。
① 碳与浓硝酸的反应,说明浓硝酸具有?性。
② 反应产生的热量会使少量浓硝酸受热分解,产生红棕色气体、一种无色无味的单质气体X和水,气体X的化学式是?。
(2)实验现象中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光亮。同学甲认为可能是木炭与气体X反应产生的现象;同学乙猜测NO2可能具有助燃性,木炭能在NO2中燃烧。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
Ⅰ.制取NO2气体。
① 在虚线框内画出用铜与浓硝酸制取和收集NO2的装置简图(夹持仪器略)。

② 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NO2,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量相等的正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Ⅱ.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在空气中引燃木炭,使其燃烧并带有火焰,将带火焰的木炭伸入盛有NO2气体的集气瓶中。
实验现象:木炭在NO2气体中持续燃烧,火焰迅速变亮,集气瓶中气体颜色变浅直至无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遇空气不变色。
① 根据实验现象写出碳与N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试分析是否需要增加带火焰的木炭与纯净的X气体反应的实验?。
③ 通过实验探究,你认为甲、乙同学的预测是否合理,请简述理由?。
2、实验题 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

(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 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 则此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题 (9分)实验室用氨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测定铜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3+3CuO
N2+3Cu+3H2O
试回答:(1)如果选用测定反应物CuO和生成物H2O的质量[m(CuO)、m(H2O)]时,请用下列仪器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

①仪器连接的顺序(用字母编号表示,仪器可重复使用)?;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实验完毕时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
②列出计算Cu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
③下列情况将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以下选择填空不限1个正确答案,均用字母编号填写)
(a)CuO未全部还原为Cu? (b)CuO受潮? (c)CuO中混有Cu
(2)如果仍采用上述仪器装置,其他方案可选用测定的物理量有?
(a)m(Cu)和m(CuO) ?(b)m(N2)和m(H2O) ?(c)m(Cu)和m(H2O) ?(d)m(NH3)和m(H2O)
4、选择题 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H3和N2。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h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h1>h2>h3
B.h1>h3>h2
C.h2>h3>h1
D.h3>h1>h2
5、选择题 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
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
C.铵盐的水溶性大是实验室中用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原因
D.NH3·H2O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