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化学高频试题、高中化学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化学基本概念: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 化学常用计量 溶液和胶体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基本理论: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金属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无机综合与推断 物质结构与性质: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烃的衍生物 生活中的有机物 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合成与推断 化学与生活和技术: 化学与健康 化学与材料的制造、应用 化学与环境保护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化学与工农业生产 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物质的制备、收集和净化 定量实验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化学计算: 溶液浓度计算 pH计算 反应热计算 氧化还原、电化学的计算 反应速率与平衡的有关计算 晶体计算 有机物燃烧规律的计算 认识化学学科: 化学学科的特点 化学史 绿色化学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水的电离平衡》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2020-07-08 01:15:18 【

1、填空题  (10分)(1)常温下,向20 mL 0.2 mol·L-1H2A溶液中滴加0.2 mol·L-1NaOH溶液。有关微粒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其中Ⅰ代表H2A,Ⅱ代表HA-,Ⅲ代表A2-)。请根据图示填空:

①当V(NaOH)=20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
②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_________(填“大”、“小”或“相等”),欲使NaHA溶液呈中性,可以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
(2)氨气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2NH3(g)N2(g)+3H2(g)   △H=+92.4kJ·mol-1研究表明金属催化剂可加速氨气的分解。图1为某温度下等质量的不同金属分别催化等浓度氨气分解生成氢气的初始速率。
①不同催化剂存在下,氨气分解反应的活化能最大的是__________(填写催化剂的化学式)。
②恒温(T1)恒容时,用Ni催化分解初始浓度为c0的氨气,并实时监测分解过程中氨气的浓度。计算后得氨气的转化率α(NH3)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曲线(见图2)。请在图2中画出:如果将反应温度提高到T2,Ru催化分解初始浓度为c0的氨气过程中α(NH3)—t的总趋势曲线(标注Ru—T2)

③假设Ru催化下温度为T1时氨气分解的平衡转化率为40%,则该温度下此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c0的关系式是:K=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0分)(1)①C(Na+)>C(HA-)>C(H+)>C(A2-)>C(OH-) (2分)②小;(1分)碱(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分)(2)① Fe (1分)  ②见图曲线 Ru-T2 (2分)
③ 0.12c02(2分)


本题解析:(10分)(1)①当氢氧化钠的体积为20毫升时,反应只生成NaHA,根据图像,溶液显酸性,电离大于水解,所以离子浓度关系为C(Na+)>C(HA-)>C(H+)>C(A2-)>C(OH-);②当二者等浓度等体积混合时,溶质为NaHA,溶液显酸性,电离大于水解,所以抑制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的小;要使溶液显中性,需要加入碱或碱性物质。(2)①氨气分解反应的活化能最大的说明反应速率最慢,从图分析,使用Fe做催化剂时反应最慢。②如果将反应温度提高到T2,Ru催化分解,反应速率加快,先达到平衡,氨气的由于温度升高,促进分解,氨气的分解转化增大,所以曲线为:

③氨气分解的平衡转化率为40%,则分解的氨气的浓度为c0*40%,生成氮气的浓度为c0*40%/2,氢气的浓度为c0*40%*3/2,则平衡常数为(c0×40%/2)(c0×40%×3/2)3/c0-c0×40%)2=0.12c02。
考点:酸碱混合后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常温下,向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入0.1mol/L盐酸,溶液的pH随着滴入盐酸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时溶液pH=11.5,原因是:CO32-+H2O=HCO3-+OH-
B.a-b段发生反应为:CO32-+2H+=CO2↑+H2O
C.b-c段发生反应为:HCO3-+H+=CO2↑+H2O
D.c-d段发生反应为:H++OH-=H2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碳酸根离子水解是可逆反应,所以不能用“=”表示,错误;B、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时,先发生CO32-+H+= HCO3-,a-b段溶液的pH基本不变,说明此时发生的是CO32-+H+= HCO3-,错误;C、bc段的pH降低,说明此时发生的是HCO3-+H+=CO2↑+H2O,正确;D、当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完全时,溶液应呈中性,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生成的碳酸电离产生氢离子,使溶液呈酸性,所以c-d段溶液由中性变为酸性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水的缘故,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对图像的分析,离子方程式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 Al2(SO4)3=2Al3++3SO42-
B. Na2SO4=Na++SO42-
C. Ca(NO3)2=Ca2++2(NO3)2-
D. Ba(OH)2=Ba2++OH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计算题  (6分)(1)常温下100mL0.05 mol·L-1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钠溶液,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测得溶液的pH为12。则加入硫酸钠溶液的体积是____________ ml。(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不计,下同)
(2)常温下,若100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之前,该强酸的PH(用a表示)与强碱的PH(用b表示)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3)已知100℃ KW=1×10-12 ,0.1mol/LNaOH溶液,由水电离出的OH-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PH=                    


参考答案:(6分)(1)900。(2) a+b="16" 。(3) 1.0×10-11mol/L,11


本题解析:(1)由题意知,原溶液的pH=13,加入硫酸钠溶液后pH=12,即相当于稀释为原先溶液体积的10倍,所以加入溶液体积为900ml
(2)代入公式:a+b=14+lg=16
(3)0.1mol/LNaOH溶液中,H+全部来自于水的电离;所以c(H+)=10-12/0.1=10-11,所以由水电离出的OH-物质的量的浓度为1.0×10-11mol/L,pH即为11


本题难度:困难



5、填空题  (本题共15分)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工业上用潮湿的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某学生拟有左下图所示的装置模拟制取并收集ClO2。

(1)B必须放在冰水浴中控制温度,其原因是                                           
(2)反应后在装置C中可得NaClO2溶液。已知NaClO2饱和溶液中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3H2O,在温度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根据右上图所示的NaClO2的溶解度曲线,请补充从NaClO2溶液中制得NaClO2的操作步骤:
a           ;b           ;③洗涤;④干燥。
(3)ClO2很不稳定,需随用随制,产物用水吸收得到ClO2溶液。为测定所得溶液中ClO2的含量,进行了下列实验:
步骤1:准确量取ClO2溶液10.00 mL,稀释成100.00 mL试样;量取V1 mL试样加入到锥形瓶中;
步骤2:调节试样的pH≤2.0,加入足量的KI晶体,静置片刻;
步骤3:加入淀粉指示剂,用c mol·L—1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 mL。
(已知2 Na2S2O3 + I2 →Na2S4O6 + 2NaI)
①配制70 mL c mol/LNa2S2O3标准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外还有:                                                   
②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                                                    
原ClO2溶液的浓度为           g / L(用步骤中的字母代数式表示)。
④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             ;若滴定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终点时正确读数,则测定结果             。(填 “偏高”“偏低”或“不变”)


参考答案:(1)使ClO2充分冷凝,减少挥发(2分) (2)a .蒸发结晶 b. 趁热过滤 (各1分)
(3)①1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各1分)②2ClO2+8H++10I-=Cl2+5I2+4H2O(2分)
③加到最后一滴时,溶液的颜色恰好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变化(2分)  135cV2/V1(3分) 
④偏高 偏低(各1分)


本题解析:(1)二氧化氯的熔点较低,为收集二氧化氯,应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所以应该采用冰水浴,故答案为:使ClO2充分冷凝,减少挥发;
(2)从溶液中析出溶质,一般采用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在温度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所以为防止析出晶体NaClO2?3H2O需要趁热过滤,故答案为: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3)①配制70mL c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时,应选择1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故答案为:1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
②二氧化氯检验氧化性,能把碘化钾氧化生成单质碘,自身被还原为氯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ClO2+8H++10I-=Cl2+5I2+4H2O;
③由于碘遇淀粉显蓝色,所以终点的实验现象是加到最后一滴时,溶液的颜色恰好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变化;设原ClO2溶液的浓度为x,则
2ClO2~5I2~~~~~~~~~~10Na2S2O3
2mol                               10mol
(10-2x×V1×10-3)÷0.1 mol    1×10-3cV2mol
解得x=135cV2/V1g?L-1;
④把空气的体积算在内,故读出的消耗的体积就偏大,故测定结果偏高;若滴定开始仰视读数,则读数偏大。滴定终点时正确读数,则测定结果偏低。
考点:考查物质制备、含量测定实验方案的设计


本题难度:困难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化学知识点整理《无机综合与..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